“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偶尔会陷入到自我怀疑,与情绪内耗中。我也在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状态,这就需要自我调整和自我解释了。
事实上,人是一种自我解释的动物,世界的意义是人类赋予的。既然做事情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那为了我们更有趣又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为什么不尝试赋予它积极好玩的意义呢?
当我们对要做的事情有掌控感的时候,很容易就能产生自驱力。
在《认知觉醒》中,作者给出一个获取掌控感的咒语: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例如:
我并不是在马拉松,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做家务,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朋友聊天;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这些理由听起来可笑,但是不要低估了心理暗示的力量,他会让你在面对问题时更有掌控感。
当你在选择“另外一件事”的动机时,可以从两个方向考虑:
1. 为自己而做
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立足让自己变得更好,这种情况往往适用于面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时。
2. 为玩而做
适用于重复和枯燥的事情。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视角和方法。
当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都自由时,还有什么困难能否阻挡我们前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