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年轻时是有钱人家的阔少爷,他吃喝嫖赌浪荡事儿干了个尽。半年时间就把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和房产全都输了个精光!
他爹没多久就从粪缸上摔死了,贤惠媳妇家珍被老丈人接走了,留下四岁的女儿凤霞和老娘跟着他在茅屋里过苦日子。
小说开篇的视角并不是徐富贵,福贵的故事是“我”在十年前听来的,讲述的又是富贵四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候小日本刚投降,这样看来也就是1945年的事情了。往后推五十年,也就是1995年。
不知道这么算对不对。
总之,主体故事开始的时间大概就是解放前的那几年。地主家的浪荡少爷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去看的话,也许对他会更多一些包容吧。
为什么这样说?是受了余华在自序中说的那句话的影响——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福贵后半生的悲苦命运好像是集世间所有悲剧于一身了,曾经我觉得这都是他年轻时作孽所结下的果,觉得是他活该……反而更加同情他的父母妻儿们。
现在再看的时候,对他的经历多了一丝同情,也对他在小说中刚出场的形象——与老黄牛相依为命的乐呵农民——多了一份钦佩。
这大概也正是作者余华想要借福贵传达给我们的力量吧,活着的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39013/5891b49d2d963a6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