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
佐餐故事26:李陵和司马迁:悲壮地选择生

佐餐故事26:李陵和司马迁:悲壮地选择生

作者: 讲佐餐故事的老父亲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09:51 被阅读0次

李陵和司马迁,他俩命运关联,惺惺相惜,在人生命运的生死关头,都悲壮地选择了生;一个很遗憾未能实现夙愿,一个终于完成了人生理想。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被授为骑都尉,但是隶属于汉武帝爱妃的哥哥李广利统辖。李广利是一个嫉才妒贤又心胸狭窄的人,自然不会让李陵出风头。

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兵攻击匈奴,以李陵的才能,本当担任一方要职,冲锋陷阵,但李广利却让他专管后勤辎重。报国心切却又不韵世故的李陵自然不愿意,他对汉武帝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

武帝却说:“没有马匹拨给你。”

李陵就说:“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

于是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发,很快与单于三万骑兵遭遇。李陵指挥若定,用弓箭设阵,杀敌几千人。第二天,又杀敌叁仟。单于看到对手如此强劲,以为是汉军主力,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以一当十,连战连捷。

以少敌多,形势必然越来越危险,李陵的部队也死伤很多,但原定的援军迟迟不到,此时又出现叛徒,告诉单于李陵只有几百人了,于是单于发动攻击,将李陵团团包围,李陵叹息“无面目报陛下”,选择了投降。

在那个生死关头,选择生,其实比选择死更难。试想,他在沙场一死,也就算完成名节,不受非议。但,他有他的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一身武功,不能发挥,不能报效汉室,他是希望假装投降,靠近单于,今后能有机会挟持单于,为汉室立功。

但汉武帝没有理解,群臣也没有理解,只有司马迁是理解李陵的,他为李陵说话,他说:“李陵常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危难。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深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

确实,后来李陵遇到苏武时也说,本想挟持单于。如果汉武帝理解李陵当时的心境,采纳司马迁的真情真言,李陵一定会重归汉朝,甚至立功而返。但当时没有理解,更进一步后来又发生了更大的误会,汉武帝就杀害了李陵全家,从此李陵也无法再回汉朝,最后病死他乡。

而司马迁,正是因为为李陵说话,也被投入大牢;并在杀李陵全家时,也被定罪当斩。但司马迁也不甘心啊,面对处死,虽然名节可保,可就无法完成他父亲的遗愿、他自己的人生理想。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太史令,一直想要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大约二十岁就出外游历,足迹遍及江淮、中原、西南,收集了大量史料。

司马谈病危之际,不住叮咛司马迁,要求司马迁继承他的事业,撰写史书,并说“此孝之大者”,司马迁也含泪答应,父亲一生未竟的事业承接在自己身上,也一直为此在努力,在被定罪时,已经写了7年多时间。

司马迁想到周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孔子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孙子遭膑脚之刑后写《孙子兵法》,更想到人终有一死,但“死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毫无意义。

按照汉朝的刑法,死刑可以用宫刑来替代,这宫刑,在当时其实是比死更大的屈辱,司马迁忍辱负重,选择了宫刑。如果意志力稍弱,选择一死了之,中国历史就少了这一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相关文章

  • 佐餐故事26:李陵和司马迁:悲壮地选择生

    李陵和司马迁,他俩命运关联,惺惺相惜,在人生命运的生死关头,都悲壮地选择了生;一个很遗憾未能实现夙愿,一个终于完成...

  • 《史记》始末

    读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获宫刑,忍辱负重完成巨著《史记》,感叹佩服。 司马迁为什么替李陵辩解,李陵是怎样一个...

  • 李陵和秦明的结局,源于老板的不信任

    司马迁为李陵说了一句话,获罪宫刑。在屈辱中还是完成了巨著《史记》。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发声? 李陵事件真相如...

  • 假如司马迁,变成了坏太监

    司马迁一生中做过两件自己最深刻的事。一件是替李陵喊冤使自己被阉了,一件是写《史记》贡献后世。 李陵冤枉,司马迁更冤...

  • 历史|国已是新国(50)冬猎1

    天渐渐地亮了,司马迁和李陵却都泛起了困意,李陵回到府中,和司马迁一样在从未有过的安静中睡熟了。 而忙碌的人们却要在...

  • 读《报任安书》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大将李陵攻打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在武帝面前为李陵辩解,认为李陵已尽力,以少胜多后令禅...

  • 读史 | 李陵事件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司马迁遭受宫刑,其原因即天汉二年的李陵事件。 1谈到李陵,不能不谈到李广。李陵是李广的孙子。 ...

  • 从皇十子一跃成为皇帝的汉武帝的功绩简说

    李陵之祸改变了李陵的一生,也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轨迹,因为这次的灾难历史上多了一个名流千古的史学家,一部伟大的史学著...

  • 徘徊于“忠”与“不忠”之间——从李陵投降一事看汉代的“忠”思想

    [摘要]:李陵,可以称得上汉代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这固然有司马迁和班固为他作传的功劳,但更多的是李陵自身悲剧性...

  • 拾遗

    《史记》并不是司马迁一个人的成果,司马迁46岁时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得罪了汉武帝,被处宫刑。但宫刑之前己结婚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佐餐故事26:李陵和司马迁:悲壮地选择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hl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