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份开始接触东尼老师的整复训练微课、抖音课及线上课,深深认可老师的整体观,自己也在疫情期间练习一些老师教的简单动作,虽然肯定不规范,但也受益颇多。今天终于来到了课堂,我是抱着规范自己动作的想法来的。一天下来,老师讲课有宏观的整体,如气血力,如大脑与小脑;也有微观的整体,如足到髋,手到肩背胸。对自己的身体不要设限,释放身体的天性,恢复本体感觉。少用大脑(思考与情绪),多用小脑(运动与释放),实干解决问题还能心情愉悦。身体具有可塑性,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改变结构。感觉东尼老师的课就是对思维不设限。通过今天的课真正感受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加深了“整体”认识。
今天主要练习了足的训练,脚趾的抓握通车、足弓的上悬能力、脚踝的稳定性,感受到了自己的根基,实现力的传导,实现足的力与骨盆的对接。
1、压脚背:脚跟、大腿要收紧,身体立直,头领尾沉。我的脚踝内侧会疼
2、压脚趾:也是脚跟、小腿、大腿并拢收紧,头领尾沉,压完后脚趾发热,走路踏实。这个练习能够实现脚趾抓劲,脚前掌跌蹬劲,足弓提劲。
3、脚趾握拳跪坐: 很难,努力找脚心的含劲
3+压脚踝:一只脚屈膝踩住凳子,另一只脚伸展脚巴住地,身体重量向前,把凳子上脚踝前侧小腿连接区域压开,脚趾一定带上劲巴住,脚后跟不能起来。
4、跪起:这个动作我在家里练错了。珊珊老师指导:呼气尾骨松沉,脚踝起,吸气脚踝落。
5、交替压脚趾:这个很疼
6、转脚:这个动作要找贯穿,师姐指点:把髋关节外旋,膝不内扣,意识在脚趾画圆
7、旋腿:一腿曲膝,一腿伸直,直腿脚趾握拳,感受大腿插进骨盆,脚外展,膝松空,慢,慢,慢,感受带着力由近端节节贯穿旋拧到远端。
8、踝三圆:单膝跪地,膝在足的中线处,让膝前上后下的运动轨迹做练习
9、弹跳:用前脚掌起跳,不要用膝关节起跳,靠前脚掌的弹性弹起而不是靠髋部的力量,后足跟要着地。
同屋的小姐姐是儿科教授医生,她说“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有福之人,在闭塞忙碌的医院上班肩颈腰椎出现很多问题时接触到了东尼老师的这个整复训练,我通过了一个月的可能不太正确的练习上肢肩颈骨盆脚趾练习,我整个人变化很大,肩颈腰未发病了(以往频繁发),精神好多了,睡眠也好多了,不怕冷了……,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深知东尼老师的:力的传导、发育期未建立起运动系统的完善导致青少年早衰等等的正确性及重要性,东尼老师一个年轻运动员能总结出医学领域里未被挖掘的这么个好东西,真的了不起,也为珊珊老师海华老师等老师能领得这么透彻而骄傲,同时想好好学习,把知识带给我们忙碌的医生护士们,希望东尼老师这些知识很快传播出去,造福更多人!”
东尼老师今天课后总结:“足弓支撑力弱,舟状骨向下塌陷,足力学分布就发生了变化,足很难再起到减振缓冲的能力,直接用骨承受应力,站久,走多,都会出现脚累或足跟不适,而小腿肌肉为了稳定就要参与更多的代偿,脚跟、小腿后侧和膝盖都会受影响,关节左右两侧韧带张力失衡,可以引起膝关节外翻(股骨内旋)进一步向上影响会危害骨盆,使骨盆、尾椎骨向下位移,形成两腿出现长短腿,骶髂关节进一步因为腿长短不一出现两边上下不均衡,骨盆出现侧倾,最终形成脊柱侧弯、高低肩的体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