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放8天大假,心有些慌慌,本想写点正经事,现在的心境也只能写一写无关紧要的文字吧。
随手翻开一本《青年文摘》,刊首语的题目是《底色》,那就用它好了。尽管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怎么写。
每一个固定的时刻,都有一种底色。比如现在,就像萍说的一样:心都飞出去了。你还要费尽心机去给学生讲课吗?完全没有必要了。那就放松吧,聊天吧,观影吧,怎么轻松怎么来。
文章里说:生活底色如何,决定了人生的成败以及得失。
这句话,会让我想起今天上午师徒结对仪式上我们做的事。对于专业成长,比较常见的是这样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我欣赏的是这里列举出的几条路径,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却要看你的专业底色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让所有徒弟们回答了一次。大多能说到“自己去悟”的重要性,可是虽然“自己去悟”很重要,如果没有“读万卷书”,没有“行万里路”,没有“阅人无数”,没有“名师指路”,你的悟可能就只是“悟空”,甚至“悟傻”。那些句子里的“不如”,其实还可换个词语,说“超过”。因为到底哪条路更好,这是因人而异的。
关于做人的底色,我还是比较喜欢温暖的。虽然书里是这样说的:
只是,底色温暖的人生缺少了个性与棱角,无形中常被他人忽略与轻视,更有甚者会被推至可有可无的境地。毕竟,温暖的底色并非拥有无尽的力量,当力量抵达界限,人生便也有了局限。
无形中有形,这应该是温暖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被他人忽略与轻视的力量,就不会惧怕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这样的人反而是超脱之人。也只有那些看淡外在一切的人,才是云淡风轻之人。
我还是愿意做一个温暖底色的人。
文中还说:
底色若七彩,此人便拥有随物赋形的能力,在诸多环境里游刃有余。
这是针对底色是黑白的人来说的。每一个底色是七彩的人,都是经历过黑白阶段的。特别是那些愣头青们,纯姑娘们,都是从非黑即白的阶段走过来的。
一个人,有非黑即白的可爱,也有融会贯通的可爱,他的生活底色才会是温暖的吧。
生活底色,也许应该如水。如水般润泽,如水般柔情,如水般荡涤,如水般变化。
境由心生,都是你的底色在起作用。而人的底色,基本在童年就已经完成。成年再要改变时,就有诸多困难。
回想我的童年,还是快乐居多,还是善良居多,还是勤劳居多。虽然,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但是精神的快乐却可以超越这些物质的东西。虽然,偶有责骂,偶有不快,但也会很快烟消云散。骨子里,反而记下的是妈妈在那样的环境里带给我们的坚强与幽默。
也许,我这样的底色,的确应该感谢我的妈妈。
好吧,一篇一开始并不知道要写啥的文章也就在随性中完成,最后落脚到感谢妈妈这个主题上,也算是满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