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一本家庭教育经典书籍——《P.E.T.父母效能训练》。比起很多人都听说过的正面管教,同样作为“舶来品”的P.E.T.显然是家庭教育领域里的一颗“遗珠”, 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当当上的销量也远不及国内外作者的同类书籍。
然而,这本“低调”的书籍却“名声在外”。它是一本全球畅销的经典之作,迄今,已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在世界50几个国家广为传播。它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同样“名声显赫”,他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他创建的“戈登方法”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沟通模式。也因其在沟通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P.E.T.的全称是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翻译成中文就是父母效能训练。它基于无条件养育的理念,建立在爱与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基础之上,以沟通为重点,试图让大多数父母学会如何高效养育孩子的各种技巧。
本文将围绕大多数父母关心的育儿话题“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为大家分享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希望能增进大家对P.E.T.的了解。
行为窗口
"行为窗口"是整个P.E.T.的精髓。它很简单,却蕴含着很大的智慧。它不以好坏、对错为标准来进行问题归属,而是把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形分为四类:孩子拥有问题、父母(或他人)拥有问题、双方共同拥有问题和无问题区。这里的“谁拥有问题”,不是指谁做错了,谁出现了问题,而是当时谁有情绪、谁被困扰、谁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谁,需要谁来解决。
比如父母想要休息,孩子却把音乐声开得很大。通常我们会认为是孩子不对,但回到这个场景中,在那个片刻是谁受到了干扰?谁对这个声音有情绪?孩子可能很享受音乐,并没有情绪上的问题,有情绪的是父母。也就是说,父母是被困扰的一方,是父母拥有问题。所以P.E.T.不是以对错来区分问题,而是从当下的真相出发,谁被困扰,谁有情绪,谁就拥有问题、处在问题区,谁就是这个问题的主人。它让父母的问题归父母,孩子的问题归孩子,彼此不越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问题负责,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的成长。
当孩子有情绪、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拥有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积极倾听来协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也是该书的重点内容,但因为不是今天的主题,所以不详细展开。今天主要谈论当父母的需求被孩子干扰,父母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有情绪时,此刻父母处在问题区,该如何跟孩子交谈,促进孩子改变行为,即: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两个沟通雷区
当我们处在问题区时,情绪往往很激动,恨不得马上更正孩子的那些恼人的行为,在这种冲动下我们容易掉入两个沟通雷区。之所以叫雷区,是因为一不小心双方就炸了。
图源:百度一个沟通雷区是父母直接发出“解决方案信息”。比如“你把音乐关掉”、 “如果你不关掉音乐,我就要打人了”、 “别人睡觉的时候音乐要开小声一点”等等。这种直接发出“解决方案信息”的沟通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父母的预期目的,即使暂时达到了,孩子心中也多有不快。因为孩子通常都会讨厌别人告诉他怎样做才是对的,当被告知应该怎样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抗拒心理。此外,给孩子提供解决方案,还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我不信任你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以及我的需求比你的需求更重要,你必须去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另一个沟通雷区是“发出贬损的信息”。比如“你应该更懂事的”、 “你怎么这么烦人”、”好孩子不会在别人睡觉时把音乐放那么大声”等等。这些贬损的信息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孩子被评判、责备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内疚和懊悔,或许还会感到父母不爱自己,甚至对这样的信息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同时还会贬损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不足,可能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孩子可能因此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觉得自己不够好,是个坏孩子,不为他人考虑等等。
面质性我信息
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当父母处在问题区的时候,书中建议我们发送“面质性我信息”。
什么是“我信息”?区别你信息和我信息的关键在于,你信息通常以“你”字开头,比如“你真淘气”、“你为什么不能乖乖的”,矛头是指向孩子的,带着评论色彩。而我信息则指向父母自己,侧重于表达父母的感受,比如“累的时候我不想和你玩”、“我去接你,你没在那儿,我很担心”。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带给听者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面质性我信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第二部分是“父母对这种行为的感受”,第三部分是“这种行为对父母的影响”。
图源:百度第一部分:对不可接纳的行为的描述。行为是指所做所说所为。对不可接纳的行为的描述就是对这个行为本身进行客观描述,不添加任何的主观判断。比如面对下面这种情形:孩子上学时说好了,一放学就回家,结果他回家晚了一个小时,而且没有打电话提前告知。对这个行为的描述,就应当是:“你放学了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而带标签或者评判的描述则是:“你放学了没有按时回家,也不打电话说一声,真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二者一对比,就能明显看出前者是一种就事论事的客观描述,后者则是给行为贴上了一个负面标签。
第二部分:父母对这种行为的感受。人的感受是非常丰富的,沮丧、焦虑、失望、恐惧、烦躁、担心等都是具体的感受。接上一个例子,“你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我会很担心……”这里“我会很担心”,就是一种具体的感受。这种感受的表达,也为父母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自身真实情感的契机,帮我们做一个真实,可以有各种情绪情感的人。
第三部分:这种行为是如何影响父母的。影响是指孩子的行为给你带来了不便,比如让你耗费钱财、时间、额外的工作,或者让你无法做某件你想做的或需要做的事情,或者让你在身体上受到伤害,感到疲倦、疼痛或不舒服等。虽然由“行为+感受”两部分组成的“我信息”也常常足够让孩子改变他的行为,但是加上第三个部分“影响”,会让孩子确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孩子往往更有动力去改变。
依然是上面的例子,“你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我会很担心的,而且无法专心工作。”“无法专心工作”就是一个具体而确切的影响。这样由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我信息,不仅清晰地告诉了孩子是他的什么具体行为给父母造成了不便,还让他知道父母的感受及对父母造成的切实影响,不带任何的评判和责备。这样的我信息不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而且把改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学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信任:父母相信你可以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当前的情况,相信你会尊重我们的需求。感受到父母这样的尊重和信任,有多少孩子不愿意做出好的改变呢?许多孩子在访谈中证实:“当我感到被信任时,我就不容易辜负这种信任。”
此外,对“影响”这个部分的探索和思考,还能促进我们反思孩子的行为本身是否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不便,还是只是扰乱了我们的情绪而已。很多父母在使用面质性我信息的过程中,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具体而确切的影响,这种情况就提示我们:父母很可能只是想借由“我信息”来表达一种控制,控制孩子朝着父母预设的方向去发展,这是一种需要警惕的情况。
图源:百度当然,发出“我信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内心的安全感,它需要我们敞开心扉,展现透明的自己,告诉孩子自己也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告诉孩子父母也会伤心,尴尬,害怕,失望,愤怒和沮丧。但是它所带来的回报值得我们去冒险,这种坦诚的展现所能带来的最大回报,就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当我们能够坦诚地发送我信息的时候,孩子在产生某种感受时,也能对父母发出同样真诚的我信息。当彼此都开诚布公地对待彼此时,借用书中的一句话:“父母乐于做真实的人的父母——而孩子,也幸福地拥有真实的人作为父母。”
希望我们都能轻轻松松活自己,真真实实做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