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263天,12.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学习第263天,12.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1-02-24 08:57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63天

    原文阅读: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讲解:

    齐景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齐景公说:“讲得好!诚然,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储备,我能吃得上吗?”

    启发思考: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国理政。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孔子这句君臣父子,五四运动后被好多人批,被作为是“维护封建秩序”的核心思想之一。现在我们要理解这句话的思想,一则要回到它出现的特定情境和语境,二则要看到它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变化。

          先回到齐景公当时的情境。齐景公名杵臼(chǔ jiù),是齐国国君。

            孔子思想对于社会秩序的理解,非常强调的是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社会定位。孔子认为,要遵循礼才能够得到义,社会的秩序就能够比较稳定。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礼教告诉大家,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春秋时期,社会变动,礼崩乐坏,弑君弑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论你身处哪个位置都得安于其位,严格遵行其道,社会秩序才不会混乱,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齐景公听了大赞:您说得太对了!他为什么赞同呢?因为他压根没听出来孔子批评他们君不像君,臣不像臣。齐景公手下有三种臣,但他以为只有两种。一种是晏婴、司马穰苴这样的超级贤臣,一文一武,安邦定国;另一种,就是梁丘据这样的宠臣弄臣,陪他寻欢作乐。齐景公自己很得意,你看,有人给我安邦定国,又有人陪我喝酒,多好!

              其实,齐景公朝中还有第三种臣——田乞,那是司马懿一类的人物,一直悄悄布局,收买人心。景公死后,政权落入田乞之手,最终,田氏取而代之,姜太公的后代绝嗣,齐国姓了田。晏婴也批评过齐景公,英明的君主应该只有良师益友,而没有酒肉朋友,显然,景公也是听不进去的。

            儒家重视人伦关系,但并否定个人的独立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儒家的伦理学说是在肯定个人的独立意志的条件之下要求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关系。君臣只是相对的关系,孔子虽然宣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更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臣之事君,还要坚持一定原则。

            张岱年先生说,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随着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丧失了独立性,这里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有其复杂的情况。汉儒鼓吹“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服从关系。南宋初年罗从彦(二程再传弟子)宣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陈埴(朱熹弟子)又宣称“天下无不是的君”,于是子对于父、臣对于君的关系成为绝对服从的关系。这样,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就逐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等思想家对于国民性进行深入思考,就是重新分析人在中国社会结构和历史中的处境,反思奴役性的危害,他们希望的一个共同基础和核心价值就是要树立个体的精神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263天,12.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mj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