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的英文译名叫作Dying To Survive ,直译过来为向死而生,这四个字其实很有深意,我会放在后面再讲。
乍一看电影的故事内核,与2013年上映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实则不然,两部电影都是按照真人真事改编的,但二者的叙事角度并不同,后者是从一个患病者的角度,阐述了一个热爱生命,勇于抗争的个人传记类的故事,而药神则从一个普通的市井小民的角度,为我们展现白血病患者当时所处的生存状况。对我而言,我更加倾向于药神的叙事方式,编剧与导演以这种手法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观众们的共情,使得观众们观影时产生极大的共鸣。
当患病的一个老阿姨用一种乞求的语气让警察们不要再追查假药时,那一句“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啊”让再无情的执法者也不得不为之动容;当男主程勇的患病好友病殃殃地躺在床上接受清创时,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同样也牵动我们无数观众的心;当黄毛为了让程勇脱身,独自驾车引开警察却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程勇的那句“他才20岁啊,他只想活着,有什么罪!”不禁让人唏嘘;影片后半段,程勇被捕,送往监狱的路上,他所帮助过的病友们纷纷为他送行,因为在他们心中,程勇就是他们心中的药神,是给他们带来生存希望的神。电影就是以这样一幅幅简单却又真实的场景,唤醒作为观众的我们对善良的致意,对于生命的致意,让我们感受到了,纵使社会的现实再怎么残酷,依然会有人用看似微薄的力量去撑出一片希望的天空。
回到对电影英文名直译向死而生的理解,这是一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一种生命意义的倒计时。对于电影中那些患者们而言,他们的生命在患病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倒计时,所以他们向死而生,哪怕能多活一天也要拼尽全力。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又何尝不一样呢,生命的周期是有限的,我们是否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为有限的生命带来丰富的内涵以及积极进取的活力?电影从这个角度告诉我们,纵使平凡而普通的我们,也都可以做自己的神,活出精彩的人生。愿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