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阅读和分享是一个好行为。以前尝试过每天坚持,但很容易就因为各种琐事就忘记了。但自从加入一个微信读书分享群,看到别人每天发一段的文字分享给大家,就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同样的事。于是也开始每天从阅读的书中摘录一段文字,截图发到群里与大家共享。这样坚持了大概一个多月,发现其实坚持并没有那么难。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决心把分享的文字做得好看一些。于是搜索到一个排版比较好看的app,把中英文都贴进去,再配上美丽的图片,做出来的效果还是挺惊艳的。而且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并不长。从阅读到制作引文图片,如果忽略排版时间的话,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到第三天的时候,陆续有朋友发现了我做的图片,纷纷表达赞美并转发,这就让我更加有动力坚持下去了。
时至今日,“阅读并分享”这个行为我已经坚持了快两个月,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了习惯。每天早晨醒来,拿起手机很自然地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这个。
我复盘了一下“阅读并分享”这个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希望能够总结出更普适性的一些规律。
首先要确定一个想坚持的好行为或者想养成的好习惯,比如晨跑、晨读、写日记等等。接着需要做的是:
-
赋予其对自己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比如把阅读看做是大脑的健身房,一天不阅读大脑肌肉就会萎缩迟钝;分享的意义是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帮助他人成长,让更多人获益。
-
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一步步变复杂——要坚持一件事总是困难的,这大概跟人类的基因有冲突。一开始的行为如果很复杂的话就更加难以坚持。比如我曾经报名了一节健身私教课程,一上来就练得太猛了,以至于回去以后浑身肌肉酸痛,穿衣服都困难,接下来的一周就直接废掉了,再想开始第二次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务必要从最简单的行为开始。比如分享书籍时截个图或拍张照片,再群发到群里,一分钟不要。坚持了一两个月,等分享已经变成习惯的时候,再开始稍微复杂的步骤,把图片再编辑得精美一些,但尽量还是保持简单,花的时间不要太长。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心得想法,做得更加复杂一些呢!
- 想方设法得到正向反馈——反馈可以是来自自己的,比如用app做出来的图片自己很喜欢,先自我欣赏一番;积累一段时间时候回顾,发现自己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更多的反馈则是来自外界的,做出的图片大家都赞赏并且转发,就更有动力坚持,并促使自己做得更好。如果能持续得到正向的反馈,就不需要咬牙才能坚持。而是很自然而然、甚至每天都会很期待要完成的事。
复盘完了“阅读与分享”这个习惯的形成过程,我又思考了一下自己是如何养成“游泳”的习惯的,发现过程还真的差不多,分析如下:
游泳
1)** 意义: 任何运动都有如下意义: 强身健体,延长寿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改善情绪、睡眠,提升生活质量……意义太多了。除此之外,我还赋予了游泳特殊的意义:把游泳的距离转换成金钱,1米=1元,这样如果每天游1000米的话就相当于赚了1000块钱。**
这个方法是我从新东方老师那里学来的,据说把新东方老师的年薪除以要背的单词数,可以得到1个单词=50元的结论,这样备课的时候就会超有动力;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学生可以用奖学金除以单词数,1个单词相当于20块钱。
-
从简单开始: 自由泳的动作比较复杂,需要拆分成不同的小块进行学习。最开始应该练习打腿的基本功,这有点像武术中的蹲马步。掌握了打腿的动作要领就要不断练习,把它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为最终全身准确的动作打好基础。接下来是手臂的动作(直臂划水+曲臂划水),再到唤气练习,最终把腿、手、头的动作结合起来形成标准的泳姿。
-
正向反馈: 每次游完泳,我都会感觉到心旷神怡、呼吸顺畅,在陆地上活动简直没有阻力;如果是早上游的话,基本一天都精力充沛,工作效率很高,中午都不太困。这种感觉可能真的跟赚到1000块钱差不多,由此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此外我还会发朋友圈,把当天运动的成就或感想发布出来求赞。比如“新技能get: 打腿游1000米”,或者“今日解锁: 1000米自由泳+500米蛙泳”之类的。
分析完毕,希望养成好习惯的朋友不妨从上面3个简单步骤出发,新年一起加油,做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