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攻篇》有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怠。”意思是为将者,既要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才能百战不败。这一军事思想,展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辩证法思维的光辉。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仅仅了解矛盾的一个方面而不了解其对立面,是不能正确解决矛盾的。同理,战争中的双方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不了解对方,就只能打无把握之仗,如果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则必然要打败仗。
记得当年还是高中生时,看《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大意,原句已经记不清了):敌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而过低地估计我军。这句话,几乎出现在解放战争的每一场战役,直到三大战役时,毛主席仍这么说。当时作为后来者的我,当然非常清楚解放战争的结局,也因而对国民党军的愚蠢感到不可理解,打了三年,屡战屡败的国民党军有什么资格“过高的估计自己,过低的估计我军”?可后来真实地研究解放战争的过程,发现国民党军还真是从没在战争中吸取过经验教训。
平津战役,我军最高指挥机构针对敌我双方态势,制订了极其有针对性的战役部署和策略,就是典型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例。
1948年11月初,我东北野战军胜利结束辽沈战役,从此我军不仅早就在质量上,而且首次在数量上也越过了国民党军。而国民党内部则从上到下,一致认为,在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损失巨大,不经过三个月以上的休整,无法作战。傅作义甚至幻想着利用这段时间,再扩军十来万人,将华北国军总兵力增加到七十万人以上,以期固守待变。
当时华北国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沿唐山、天津、北平到张家口,从东到西长达五百余公里的战线,呈一字长蛇阵摆开。傅作义将其嫡系部队,摆在西面沿平绥路从北平到张家口配置,幻想着必要时可牺牲蒋系而携带其嫡系部队逃回绥远老家。
毛主席和我中央军委洞悉傅作义部意图,开战前就制订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先打两头,再打中间”的作战方针。为防止傅作义率部南逃,我军有意示弱,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到位前,决定首先抓住西线敌军,切断傅作义西窜之路。为此,我军撤围归绥,缓攻太原,以麻痹敌人。
平津大战前,毛主席就命令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向关内开进,25日,华北野战军主力则向东开进,准备进攻驻守张家口的国民党军。29日,我华北野战军第二、三兵团攻击张家口,傅作义派其嫡系35军救援张家口,第104军及第16军接应。35军到张家口后,我东北野战军一部因擅自进攻密云而暴露,傅作义察觉到我东野部队已入关,又急令35军返回北平。12月6日,敌35军逃出张家口后东窜,8日被我华北野战军主力包围于新保安。10日和11日,敌16军及104军主力分别被我东野部队歼灭于康庄及怀来地区,至此,傅作义嫡系部队分别被我军包围于新保安及张家口,西逃之路被彻底切断。
当时,我东北野战军虽已入关,但尚未完成对北平、天津和塘沽的分隔包围,敌军存在着从海上南逃的可能。为了不使傅作义部下定从海上逃跑,我军对西线被围之敌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方针,而集中东野主力对平津地区采取“隔而不围”的战略,命令东野各部要不顾疲劳、不怕困难,迅速穿插,以最快速度将平、津、塘之敌分割开来。为进一步麻痹傅作义,我军还推迟了对淮海战场已经陷入重围的敌杜聿明集团的最后进攻时间。
这种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想,对敌我战略态势的精准分析,对敌军高层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利用,堪称战争艺术的杰作。可以说毛主席对战争的指挥能力已经出神入化,已经可以操纵敌军按我想法而动。
平津战役的结局自然不用多说。12月22日,我军攻占新保安,24日,从张家口突围西逃的五万余敌军被全歼。1949年1月14日,我军发起天津战役,经29小时激战,全歼天津守敌,活捉敌将陈长捷。陷入重围的北平傅作义最终接受和平改编,31日,我军接管北平,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华北敌军仅五万余人从塘沽经海路南逃。
以今天的眼光来回顾平津战役,可见直到最后关头,傅作义等敌军高级将领仍然“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我军”,例如根本不相信我军能迅速击败傅军精锐35军,能迅速解放天津等。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大概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军,仅仅三年就彻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