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疾病原理第三章(上):五行与人体

疾病原理第三章(上):五行与人体

作者: 善国农夫 | 来源:发表于2024-03-02 19:56 被阅读0次

有人问五行到底是什么。从古人确立五行说以来,一直给人的都是个玄妙的概念,大部分人都把阴阳五行当做了一种神秘的东西来对待。

其实呢,真正掌握五行规律的行内人,是知道五行的本性属性的,只不过大众不懂,而这些东西有足够复杂,也给普通人解释不清楚,所以这些概念就慢慢的萧条了,越来越少的人了解了。

 五行的出现太久远了,久远到和阴阳概念的时间差不多,有人说五行是周朝的邹衍提出来的,这是不了解五行本身的意义才说出的话。五行和八卦一样,都是起始自阴阳的。是阴阳二象的变化排列不同形成的两种变换体系。

如果说五行的起始,就必须要将阴阳包含在内一起说才行的,如果理不清阴阳真正的涵义,那么也无法理清五行的涵义。

阴阳在世界上是一个概念,不是实物。五行和阴阳一样,也是概念,是抽象的东西,是阴阳概念排列的变化。如果非要用具体的东西来代表他,那就太委略了。

这个世界是由象组成的,这里的像,就是物体,是物质反映在我们印象中的形象。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以这个为基准点的。而象可以衍生出理和数来。

五行,就是数和理的构成。在古人创造“行”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是用路径来代表的。也就是说呢,五行,就是五条路径。也可以认为是五种方向,五种运动方式。

 我们可以说五行说是邹衍确立的,但不是他创造的,而在邹衍之前的时代,阴阳五行是整个社会的认知基础,所有的学科知识都要具备阴阳的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去发展。 和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的乘法口诀公式定理一样,是当时代的人类共识,没有一点点神秘或者玄奥在里面,就是当时的科学。

原来说过,虞唐夏商周及之前的人们在公学学习的时候,采取的教科书应该就是易学,山海经,内经等一类的著作,而这些知识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宇宙万事万物构成最简单的层面——阴阳二基础。

不过随着社会的变动而流散,一些内容被扩散到民间,各取一则,才有了多家门派学说。 好在易学,山海经,内经等传下来了。丢失的应该还有更加广博的内容,看不到了,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出现。比如解析宇宙构成,星象构成等类型的知识,这是我们今天的遗憾。

 不要感觉这是胡扯,在上古时代这些东西应该被很清晰的理解的,系统化的归纳的。古人对天地宇宙的认识,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应该是远远超过今天人们的认知的。不然,内经和易经也不会能系统到这种程度。

 能做到将人体和事物的脉络完整的表现出来的文化,一定会对宇宙做出了完整的描绘的,并且还能够给出人类幸福完美的生活万年指导的。 只不过这些东西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是不是在一些世家流传的人手里还有。 这些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会珍惜,并传之万代。

相关文章

  • 2018-12-01

    中医,养生,健康,疾病,保健,脏腑,五行,活力 脏腑封官图 中医,养生,健康,疾病,保健,脏腑,五行,活力 人体就...

  • 《疾病原理》卷三:人体与五行(1)

    有人问五行到底是什么。从古人确立五行说以来,一直给人的都是个玄妙的概念,大部分人都把阴阳五行当做了一种神秘的东西来...

  • 数字能量学性格数字疾病与健康

    数字能量学五行健康 数字能量学性格数字疾病与健康 数字能量学性格数字1-6: 五行元素:金 人体部位:大肠、肺部 ...

  • 自然人体五行

    自然人体与五行 各位朋友~大家好,下面由我和大家共同分享自然人体与五行的相关性。 我们所说的五行指的是人体与五行之...

  • 《人体复原工程》一,二,三篇心得

    人体与大自然同样是五行平衡的,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系,自然界的五行,人体五行,只有平衡,才能阴阳相济,相辅相成。...

  • 中医学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人体的生理特点 3.疾病与诊断 4.养生 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生...

  • 《三命通会》笔记7-3论性情相貌

    古代命理学家推算人的疾病时,主要是根据五行学说,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五行生克造化的...

  • 学习笔记 2(11)

    今日学习《医学通识50讲》第2章,疾病的原理 11.健康的底层逻辑:人体免疫。 1,人体免疫很重要,它是健康的底层...

  • 人体疾病短期与长期

    就像汽车一样,比如换空气滤芯,换机油,这个算是短期的,而一般车子开了十来年后会报废掉,不能再修了,这个算长期的。 ...

  • 黑屋子(166)

    一、好好学相关医学知识、药理知识、养生保健知识;了解人体生病的机理、以及药物治疗人体疾病的原理;养生保健的方法以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疾病原理第三章(上):五行与人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p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