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绞尽脑汁工作时,一位同事的一条语音信息一下子打开了我脑中的枷锁。解决头脑中的乱麻的关键并不是语音信息的内容,而是她甜美的声音。身为半个主持人的我,就来和大家一起来探索声音的“奥秘”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声音是什么?声音从哪里来?什么是共鸣?百度百科告诉我们,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产生声音的物体叫做发音体,也可以说声音来自发音体;共鸣是某发音体遇到振动频率相同的共鸣器后,振幅加大的物理现象。
在生活中,共鸣现象到处可见,我们人耳能接收到的共鸣声,大多数并不会非常刺耳,相反有的还很好听,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掌握和控制好身体的共鸣,就可以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
既然共鸣对音色的变化那么重要,它的获得和调节是改善声音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声道里的一系列“共鸣器”中,各个“共鸣器”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1、 胸腔共鸣:又叫“低音共鸣”,很多人都说我说话的时候,感觉会低一个“八度”,这是因为我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用到胸腔共鸣。胸腔虽然不直接参与到语言的制造中,但它可以使音量增加,音质增厚。也就是说,善于运用胸腔共鸣,可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有力、结实。给听众一种深沉、真实、可信的感觉。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要用胸腔共鸣,要视情况而定,因为如果太重视胸腔的共鸣,就会有一种“音包字”的感觉,听起来会很压迫,给人一种很做作的感觉。主持,报道可以用到胸前共鸣,而对于演讲、辩论、或者聊天来说,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2、 口腔共鸣:口腔即是我们的咬字器官,也是我们的共鸣器官。口腔在发生过程中,可以说是最为重要和灵活的,同样也间接的因为要充分利用口腔,而产生了很多表情包。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口腔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类的声音;没有口腔共鸣的作用,就不可能使声音圆润清晰。所以,对于声音来说,口腔的运用和共鸣是最为重要的,所有其他的共鸣,都是建立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
3、 鼻腔共鸣:鼻腔共鸣在众多共鸣之中,是艺术性、修饰性最强的一个。鼻腔共鸣可以使声音集中,鼻腔共鸣是口腔上颚后1/3的软腭来实现的:当软腭下垂,口腔通道被阻断,鼻腔通道被打开,声音就集中在鼻腔中得到共鸣,当软腭放松时,鼻腔和口腔同时打开,就会产生一定的“鼻化原音”。
少量的鼻化元音可以是声音柔和而有光彩,发音也省力;而过量的鼻化元音则会变成我们所熟知的呼噜声,也就是猪叫声。
4、 头腔共鸣:看到这个恐怕有些小伙伴会笑了,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也是来自于本山大叔的小品,一开始以为只是一个段子,后来才知道原来真的有头腔共鸣。头腔共鸣需要一定的音高,也需要一定的气势,从外表来看,会有一定的拔高。
我们在演讲或者上课时的头腔共鸣和高音演唱不太一样,一般很少用到,不过,偶尔由于情感的流露,需要慷慨陈词的时候,我们所发出的声音就非常的高昂、明快,而且强而有力,而我们本人也会觉得此时的声音不是从口腔发出,而是从双眉之间发出。
总之,根据你需要发出声音的场合和情景,共鸣的特点必须是:以吐字清晰为前提,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口腔共鸣为主要方式,再加上少量的鼻腔共鸣为辅助。大家多多练习之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声音好听、台风稳健、知识丰富的全能型舞台选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