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社交媒体经营边缘关系
本节内容大纲

【媛创笔记】链接:
https://shimo.im/docs/KPTWkj3rTc9cJRcd/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阅读《别独自用餐》这本书。
在之前我们分享的所有技巧,其实涉及了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怎么样认识到你想认识的人,不管是你在跟人交往之前需要做的准备,还是你见了他之后的聊天技巧,这些是我们介绍的一个重点部分。
第二个部分,怎么样在认识这个人之后,跟他变成一个更好的朋友。比如,我们要关心他的三大问题,谈谈他的健康,关心他的孩子,还有就是我们可以跟他交换朋友圈,跟他重复地保持联系等等。
这是我们分享的两个部分的技巧,但是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同样包含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教大家怎么样把那些弱联系,那些边缘人相处好,也就是做好边缘社交。另外一个部分,讲的是怎么样把我们的个人品牌树立好。
边缘社交关系
今天我们讲的这两个部分跟前面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如果你跟一个人仅仅是泛泛之交,见了面,加了微信,从来都没有说过话,是没有用的。
我们之前经常看到朋友圈里面发一些文章“现在我们手机的联系人有5000个,但是能跟你喝顿酒、交个心、出去吃个夜宵的有谁?没有吧,你交的朋友都不是真正的朋友”。
大家千万不要被这种说法所误导,我们的朋友本来就有不同的层次,跟我天天勾肩搭背的是我的朋友,但是有一些人我没有联系过,也就是我的社交世界的边缘人,他未必是不应该去交往的,这两件事情不冲突。
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怎么样把边缘社交关系做好。
我很早就发现,我们现代年轻人的社交,可能跟我们上一辈不太一样。
上一辈人当中的社交狂魔,他们会随身带好几百张名片,我真的见过那种现场撒名片的人。“这是我的名片”,交换一张带回去可能再也不联系,这样的人有很多。
但我们这辈人,你有没有发现,比如上个月我参加我们业内的一个交流会,到那以后,发现大家不再交流名片了,大家加微信,还有人会加微博。
也就是说,我们会用社交软件处理我们的边缘社交关系,而这个边缘社交关系很重要,不要忽略,它能够给你及时提供一些周围那些跟你勾肩搭背的朋友提供不了的重大信息,而且有时候会出乎意料地帮到你。
现在这种交换社交账号的方式,跟过去那种发名片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大了去。
过去,你跟一个人交换了名片,如果你想更加深度地认识他,你要给他打电话、发信息。
但现在不一样,我们加了微博、微信,有微博首页、朋友圈,所以我跟你只要成为微信好友或微博好友,一直可以看到你曝光在我的面前。
我们关注的这些人就是我们的边缘社交关系,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人,但是不经常联系的人就是我们的边缘社交关系,对这部分人,大家一定要好好管理,分个类,跟谁是需要进一步去沟通的,跟谁是每天只要看他发的东西就可以,跟谁你连联系都不想联系,可以直接把他屏蔽的。
最后,可以把你的网络社交关系当成是一个漏斗,其中有一些可能你比较投缘的,你就要跟他约个线下。线下可以聚一聚、聊一聊,又可以成为勾肩搭背的好朋友了。
成为“内容之王”
怎么样去维护自己的社交边缘关系?今天我们要提一个很重的词:成为“内容之王”。
在网上建立信用,在网上认识别人,就必须要把你自己展示出来,好些人都把自己的朋友圈关闭了,因为他的朋友圈里面人太杂。
我好多这种90左右的同学,他们不开朋友圈,朋友圈一般都是三天可见,甚至是一条都不发。因为他的朋友圈里面有他爸妈,爸妈很喜欢干涉他的事情,又有他的上司、老板,还有各种他以前的同学,他不希望别人看到他的状态,就直接把朋友圈关闭。
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不要把它关闭,你应该做的是分层管理,打上标签。你关闭了,那么你就失去了经营你的边缘社交关系的方式和机会。
在网上建立一个信任关系,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内容。我们会看你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写了什么内容,你发出来的照片是什么样子,你最近的状态如何,我们是通过这些汇总起来,形成一个对你的印象。
所以那些非常会做边缘关系管理的关系专家,他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很好的内容,然后放出来给大家看,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错,我要跟他做朋友,或者是我即便没有跟你联系过,但是我很喜欢你。”
这就是我们讲,怎么样经营自己的边缘社交关系,用社交软件经营,成为一个内容之王,在合适的时间发合适的内容,最后形成别人对你的信任。
当然,这里面有一种误解,好些人认为在网上传播东西,一定要天天发自己特别完美,特别幸福,我的能力很强,我今天又跟特朗普吃饭,我明天又去参加什么全球华人代表会了。
不是每天都要发这些东西,其实你真的把它包装成这个样子的话,人们对你的信任感未必是强的。
我们在经营我们的网上内容的时候,有的时候是需要展示一点脆弱性的,展示你的一点脆弱性,就能够帮助你赢得一点信任,因为大家会觉得你是真实的,而且同时你在网上一定要有一个包容度。
我之前就拉黑了我朋友圈里的一个人,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我把他拉黑了,他每次会对热点新闻评论,他评论的角度非常偏激,就是他不喜欢一个东西,一定不允许别人喜欢。
比如,上新一个电影,他就会在朋友圈里面骂,感觉这个人非常偏激,更没有包容度,就很败对他的好感。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社交媒体,当成是一个发泄或者是搏出位的地方,没有用的,你需要经营你的边缘社交关系,你一定要在网络上展示出你的包容度、责任心和公正度,要说话有力量。
其实我们经常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每个APP,不管是抖音,还是微信、微博,都在抢夺大家的注意力,而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拥有朋友圈,因为我们能够在网上发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
人家大V是个自媒体,其实你也是一个自媒体,你每天在朋友圈发的东西能不能发挥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跟一个社交达人的区别,那社交达人的朋友圈影响力是很大的,他不会天天乱发自己的东西,他就是自己的产品经理,所以他会认真的经营自己。
我们千万不要觉得朋友圈就是我们自己乱说话跟发泄的地方,应该好好把自己的朋友圈、微博都经营起来,让它成为你管理边缘社交关系的一个好的方法。
这是我们今天跟大家介绍的第一块,经营你的边缘社交关系。
对于这一点,其实我已经跟很多人都强调过,不要忽略,不要小看,真的能把这个做好的话,你会有意外之喜的。
建立个人品牌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建立一个个人品牌。
我们刚才说,你在网上要做内容输出,成为内容之王,让周围的人都信任你,让那些跟你不联系的人也相信你。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比刚刚那件事情更难的,也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社交,就是建立你的个人品牌。
怎么样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品牌的。
比如提到刘媛媛这个人,你会想到什么?那么把你的名字提起来你会想到什么?看到一个对号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想到耐克。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想到耐克,你又会联想到很多关于耐克的内容,关于你对它的印象。
实际上,我们每天说的话、穿的衣服、在朋友圈发的照片,都会形成我们自己的个人品牌。
在这,基思·法拉奇就教我们:“你要成为一个专家型的人才,建立独特的观点,然后向外输出。”
这个市场上缺什么呢?缺内容制造者。
你翻开你的朋友圈,你有看到几条高质量的信息吗?没有。
如果一个人可能是业界的名人,也可能不是业界的名人,但他是一个专家,他对某一个方面特别懂,他发的消息,你是不是会一直看?
现在有很多宝妈都在做自媒体,其实她们未必是专家。你说宝妈养孩子更专业,还是医生说的话更专业,当然是医生。
但是你就会相信某些宝妈,她在网上说,“我认为孩子在三岁的时候要喝糊糊,还要吃豆豆”,你就会跟着她做,因为你觉得她是专家。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志成为一个专家,你现在做的工作是人力资源工作,你就应该成为一个人力资源专家。
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宝妈,你就有可能成为妈妈里的专家,得看你最终的目的,你想经营的个人品牌是什么?
怎么样成为一个专家?
其实可简单了,这句话大家出去不要跟别人讲,这是我一个很深刻的体会。
我发现我们周围,确实大多数人是不学习的,我是一个妈妈,但我不会学习怎样做一个妈妈,甚至我的工作就是做人力资源的,我几乎都是每天在被动的接受信息,我不会主动去学习。
这意味着你只要比别人努力一点点,尤其是那些新兴行业当中,你只要比别人努力一点点,你就会成为专家。
怎么样努力?学习。特简单,多看、多搜索,阅读相关的书,看相关的资料,取其精华,再做输出,把自己学习的东西变成文字,跟别人讨论。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别人,教别人就会倒逼你自己更努力地去学习。
千万不要说“我不懂,我没法教”。我们创业之前,我们会觉得我们懂创业,所以才创业吗?我们公司每尝试一个新项目,我会跟我员工说:“我之前做过,成功了,现在我们在做,一定会成功”,我肯定不会这么说。
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所以当我们觉得还不能够做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去学习,然后做到。
最后,慢慢的你就会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你就可以把你的专业知识输出到你的朋友圈,输出到你的公司,给你带来更大的回报。
千万不要被自己的工作头衔限制住,我只是拿工作举了一个例子,这是我们跟大家讲打造个人品牌的第一步,就是成为一个专家。
第二步,就是把自己推广出去,因为你有价值跟大家知道你的价值,完全是两回事,你必须要扩大自己的影响面,提升别人对你的认知度,这样你才能够成为你的行业的领军人物。
我们刚刚说不断地做输出,是一个让别人认识到你的方法,还有在公司,千万不要只做份内之事,要有勇气挑战一些你要挑战的项目。
如果你只是被动地每天跟着别人做事的话,你很难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基思·法拉奇在书里面也说到了很多可以帮助你把自己推广出去的方法,写博客、做转发、利用媒体,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还有自抬身价,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会晒自己跟名人合照,其实这个做法是比较low的,感觉像是粉丝和他的偶像合照一样,这种推广作用是很小的。
我之前就见过一个同行,他做这方面做的真的是“妙不可言”,他发一个他跟名人的合照到朋友圈里,他会说,“今天参加某个会议,然后遇到了谁谁谁”,他绝对不会说是自己找人家合影的。
这是一个很鸡贼的做法,只是想跟大家说,确实生活当中有一些自抬身价的方法,只要不犯法、不违背道德,我们就可以大胆使用。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介绍的主要内容。
今天其实我们主要介绍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一个是利用社交媒体,经营好你的边缘社交关系,人生应该有一部分交心的朋友,但是朋友也可以有层次,这两件事情是不冲突的,把你的边缘社交关系经营好,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第二个部分我们说,不仅要成为内容之王,最好是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专家、教授。
当你在某个领域比别人懂得多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个人品牌,把你的个人品牌推广出去,你就拥有了影响力。
我们说,想要过一个更加成功、幸福的人生,当然,你的能力、技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谁跟我们一起,所以把人的关系经营好,是我们一辈子的重要命题。
你的价值=你+你的社交圈,所有的能量汇总到一起就定义了你。
以上就是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