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
文心雕龙之原道有感

文心雕龙之原道有感

作者: Yasin_do_myself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00:01 被阅读0次

    这是一部批判大作,作者刘勰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精通经史子集,梁武帝时期入仕为官,后遁入沙门,依附著名僧人僧祐,博通佛教典籍,而立之后著文心雕龙。

刘勰

      原道是第一篇,思路清晰,先讲文之意义,人文关系,而后讲文之起源和发展,将圣人之道通过文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圣人之道的本源乃自然之道,所以文来源于天地自然之道。

      先讲什么是文?

      广义的“文”存在于天地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为什么说文与天地并生呢?”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光彩)绮(华丽),以铺理地之形”。所以天地自然都有文的体现,除了文学,一切有着本能的外在表现的自然存在物都有文的精髓。与“作文”的区别在于:一种是人类将心灵所想通过符号(文字系统)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类获得共鸣;一种是不管人类是否记录下来,它就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所有有生命的物种看到它自然会产生共鸣。

      文的起源?

      这里的文,指的是中国文明。“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中国文明起源太极,天地始混沌未开,而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早阐明“道”的思想的人文书籍是易经。

      语言的文采是为了体现天地的本心!

      八卦源于河图,河图从何而来?传说伏羲时代,黄河出龙马,背负“河图”;传说大禹时代,洛河出神龟,背驼“洛书”。按此传说,河图洛书是大自然的馈赠,也就是神的馈赠,神就代表了天地,所以根据河图创造的易经就是天地的本心。自从仓颉造字代替结绳记事,文字作用开始彰显。炎黄伏羲记录于三坟五典;唐尧虞舜记录于尚书;孔孟老庄影响深远。

      自然之道很微妙,圣人遵从它而发出光芒,使得忠孝道德得以宣扬。我们在观察天地自然之道的同时,也应该用文章建立不朽和精神传承。

相关文章

  • 文心雕龙之原道有感

    这是一部批判大作,作者刘勰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精通经史子集,梁武帝时期入仕为官,后遁入沙门,依附著名僧人僧...

  • 文心雕龙——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

  • 文心雕龙 · 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迭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

  • 文心雕龙 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

  • 【文心雕龙】原道(抄写)

  • 《文心雕龙》(二)

    分享《文心雕龙》的原道篇,希望大家喜欢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25...

  • 读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

  • 阅读.文心雕龙-原道/征圣

    原道:抬头看到天上的光辉景象,俯身看到地上绚丽的风光,再加上聪明才智的人类,这就是天地人三才。当思想产生,则出现语...

  • 文学理论新编

    第一章 文学与文学理论 第一节 经典文本 一、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概要: 刘勰认为文学源于“道”,“道”即是“...

  • 落纸烟云 之 《文心雕龙·原道篇》刘勰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心雕龙之原道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un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