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原辽阔,这款在南方和北方都盛产的粮食,造就了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馒头。
每年的九月十月,在南方收完水稻、北方收完玉米后,就是开始侍弄田地播种小麦,霜降前后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散落在田间地头,小麦被播种到了地里;当寒冬来临时,寂静的田野已经被麦苗穿上了一身新装,四野的翠绿是上苍给勤劳的农人的恩赐,这种恩赐在来年的五月越发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每年的五月份,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沉甸甸的麦穗让人的味蕾有了基础的味道,当堆积如山的小麦被磨成白花花的面粉,馒头就有了最初的形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家家都有自己蒸馒头的习惯。新收的小麦在放置三个月后才是才是最好的食材原料,小麦在经过水淘、晾干、磨面后放入酵母或醪糟发酵,在发过的面粉发酵到原来两到三倍时就是蒸馒头的最好时间了。揉面的功夫最能体现出馒头口感的好坏,经过几十次反复的侍弄,面的外面光滑无痕里面均匀致密,把馒头胚子切成条、团成圆放在篦子或蒸笼上大火蒸制二十分钟,再换成小伙蒸五分钟,再过5分钟锅中蒸汽下去后,馒头就出锅了。
在中国,从南道北、从东到西这种经常出现在寻常老百姓家中的主食,它的叫法可能有几十种,它的的味道有几百上千种,但每一个喜欢面食的人心中,都留存一种来自母亲、父亲打造的馒头的味道,那是一种回忆,那是一种永远不被人遗忘,并留存在味蕾里的恋想。
中国人的饮食有它的魔幻之处,在水、火候、食材、制作过程的千变万化中有了成千上万种味道,仅仅一个馒头在满足人们的裹腹需求后,在人味蕾记忆区域里就有了唯一的存储地,独一无二而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大地的恩赐更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劳动的结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