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在食物面前更像是被驯服的关系;
-
比如农业文明中稻米、小麦对于人类的驯服;关于这个话题的研究,好像有不少的书;
-
不同区域的饮食都不一样;
-
比如江西“粉”是一切食物的基料,什么食物都离不开“粉”的参与;因为他们没得选;
-
吃的多了,吃的久了,就养成了特点的饮食文化和特定的口味;
-
这是一种被驯服的关系,人类被驯服;
-
没办法,在有限的自然资源面前,要活着,没得选;
-
跳出来,你会发现这些被动的选择,完全不是从人类健康和营养均衡的角度自主设计的结果;而是面对有限资源,为了活命,而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演化的结果;
-
故,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人类能量远小于自然环境,向自然环境屈服的结果;
-
中国人爱吃猪肉?并不是这样,一个国家文明只要足够的悠久,比如大于1000年,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在没有宗教影响的前提下,在一定的人口密度的前提下,畜类一定会是以猪肉为主;
-
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阿根廷、巴西...这些畜类食物主要以牛肉为主的国家,历史不过几百年;
-
为何如此?同样是人类被驯服的结果;猪是非常杂非常杂的杂食性动物,在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前提下,人活着都是问题,只有一个牲口的口味足够的杂,那么人类才能养得起;假设是一个口味单一的牲口,比如牛或者羊,对于有一定人口密度的区域,这种饲料人类是完全无法满足的,自然资源太有限;
-
所以,吃猪肉并不是因为它好吃,没得选,有限自然自然资源导致人类会饲养杂食性动物为食材,而猪的特性被选中,便诞生了猪肉的饮食文化;
-
客观上来讲,猪肉是极其腥臊的食物,且非常不健康;对于人体负担过重,从味道和营养的角度来说,如果人类不是被驯服而是可以自主设计,那么猪肉一定不会被选中;
-
美国、阿根廷、巴西....这些以牛肉为主要食材的国家,有两个原因塑造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更像是人类做主,自己做选择,而不是被驯服;
-
这两个原因是:1、人类农业发展进入新范式,产量远远超过人口能够消费的量;2、人口密度适中,有足够广阔的土地用来做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
站在相对无限的自然资源基础上,人类才具备选择的能力,才有可能选择吃牛肉而不是猪肉;
扯远了:当人类在某种模式下被驯服的足够久了,那么人类就会产生错误认知,认为这就是真理,就该这么做, 不这么做是不合理或是大逆不道的;比如吃饭一定得吃主食,一定得过年...很多文化与习俗,我们一直在践行,大家都在践行,便会以为是真理;
大部分人不曾怀疑过,也许这些都不是真理,事情也许不必这么做,不这么做也许可以有更优越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