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文/素商陶菊
盲人摸象的故事因其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而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不作全面调查分析就固执己见,随意揣度的人称为“盲人”。
今天课上我就当了回“盲人”。
事情是这样的:即将上课的课间,按照学校要求我提前7分钟走进教室,一来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做好上课准备,二来顺便检查一下作业完成情况。
我给学生留的作业是练习册中的5个选择题和一个预习笔记,时间区间是上周四到今天,可谓时间长任务轻吧?
可就是这样也有没完成的,也总是那么几个学生。问他们为什么没做完,原因永远是这么几个:可以理解的——个别题不会做;最健忘的——忘做了;最潇洒的——不知道留的作业是什么!我这个老师看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说什么因由。
该检查小卢了。我朝他走过去。
小卢是这个班里最调皮的学生,成绩也是最差的,当然完不成作业次数也是最多的。今天肯定又……
来到小卢桌前,让他把作业拿出来,他怯怯地望着我,好像有点害羞,这可不是他的风格。看着他的表情我虽然感到有点奇怪,但还是肯定他没做作业:“又没做作业吧,咱们不能老是这样吧,这次的作业又少又简单,还是没做吗?”
小卢仍然蔫儿蔫儿的,我还想继续奔着这个话题说他几句的时候,他的同桌小吴悄悄碰碰我的胳膊,又指指小卢的右胳膊,我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上周二小卢摔伤了右手,当天就回家了,今天刚返校,根本不知道作业的事。多亏小吴提醒,不然我还得按小卢没做作业记在记录本上。
意识到自己没搞清楚就批评了小卢,我马上向他道歉:对不起,是老师忘记了你摔伤的事。
小卢反倒不好意思了,小声说:没关系老师,怎么说我也是没做。
下课以后回到办公室,我将对这件事的反思写在教学日记里:
1.今天对小卢作业的事,我太主观了,没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就下结论,看来有时仅凭经验的自信是不可取的,不能做“摸象的盲人”。
2.老师错了也须对学生说“对不起。”
3.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谨言慎行。
2021.3.29(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