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面对改变我们向来都有选择的自由。所有我们为自己不改变找的类似没时间、太麻烦、不必要的借口都是我们的选择,进而连那句“我没有选择”也是我们的选择,所以在任何境遇中我们都有选择一己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但为什么当我们在面临改变时会觉得没有选择呢?
一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当改变的选项足够好足够理想时,我们才有选择。但这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正是因为我们对现状不满意,所以才想要改变。而现状又是过往一切的积累,所以改变现状并不容易,于是选项也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
二是因为我们不想承担选择改变的后果,逃避对自己的责任。强调有选择那就意味着万一改变之后结果也不好,那我们岂不是就得承担这万一的后果。可偏偏这万一发生的概率还真就不是万分之一,也不是说要等到第一万次才会发生的,于是反向就可能到达自证预言的另一面。
总之,面对改变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激活我们有可以选择改变的权利这个元认知,进而愿意承担改变带来的一切后果。
(二)
很多时候,很多很有用的知识其实我很早就已经接触过了。但遗憾的是,我仅仅只是把它当做考试或者考证的一个知识点,于是就这样错过了原本可以将它用来改变思维进而指导行动的机会。
比如说关于复利公式、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那是早在大学工程经济学课上就已经学过了的,更是在考建造师和经济师的时候复习过,可惜死活就是不曾往前再多想一步。
有时候,所谓的学以致用,所谓的举一反三,只不过是只要多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于是用于投资,就可以思考,若是自己可以通过学习,提升投资技能,提高投资复合年化收益率,那就意味着同样的资金达到同样投资效果所需要的投资时限就更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学习能力越强,投资时限就越短,出售自己的时间就越少,于是能拥有的自由时间就越多。进而最后得到这样一个推论:学习使人更长寿。
然后推而广之,就可以把复利公式用于成长、思考、写作等其他一切具有积累效应的事情上。比如说关于个人成长,也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不管现在的自己能力有多差,起点有多低,那都没关系。只要成长率是正的,就可以有积累。经年累月就有机会有可能遇到未来那个一点都不差的自己。
于是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真是应了那句:“知识改变命运”,而这真的不是鸡汤而是很实在很朴素的科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