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轻易把一个孩子养废吗?
那就是为孩子从小到大保姆式地包办一切,什么都不让他做,让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
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欢乐。”
到现在又有多少家庭把孩子照顾的周周到到,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会做事,又没教会他们做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跟孩子强调成功的重要性。
但事实上,一个孩子如果不会做事、做人,哪怕能力再强,也会遭人厌弃。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不要以为拿什么大学文凭,有个博士学位就厉害了,这不算成功。你要晓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
从长久的一生来看,人品才是一个最具决定性的素质。
成绩再突出,品行不端也无法被委以重任;能力再出众,不会做人也走不长远。
如果不想呕心沥血一辈子,养出一个无法适应社会的废物,就一定要尽早告诉孩子:
人这一生,才华很重要,但利他思维、踏实做人更重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教育不是为了暂时的领先,而是一场有远见的投资。
持续学习,为孩子赋能,他们才能在巨变中找到拥抱未来的机会。
02
孩子不是一个学习机器,父母对孩子的意义也不仅仅是督促孩子成为精英。
比起教孩子努力去赢,孩子更需要的,其实是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拥抱失败。
毕竟,人生路上,晴空有时,风雨有时。
真正的强大,不是未曾经历过风雨的摧残,而是哪怕风再疾、雨再大,也能扛住、顶住。
把曾经受过的伤,变成自己独有的勋章。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人生下半场,拉开孩子与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分数,而是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塑造,心态的养成……
这些综合素质,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03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成才,而是人人成人。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基础,当一个孩子的成长出现了偏差,教养出现了问题,父母自然难辞其咎。
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曾说:“在所有的优秀孩子身上,几乎都有他们父母的烙印;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也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成功的家庭教育就如易中天教授说的:
“我的口号就是,望子成人。什么人?真正的人。有标准吗?
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最后,与君共勉:
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