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本周齐帆齐微课的作业题之一是,写作路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我反复想,谁?是张三,不是,是李四,也不是。
反复想,出题目的老师大概是想,或者说是给初学写作的一次练笔的模板吧?
我以为大凡爱写着的人,一般都不是别人耳提面命,更不能受了谁谁的影响而爱上写作,因为那实在是不可靠的,正如,贾平凹的父亲知道他爱上了写作,竟骂他不务正业;麦家孤僻的童年造成了他无人可以说话,“整个八十年代和麦家无关,他不仅没有成功,反连发表这个门槛都没过。一部小说写了十一年,改了十七年,只把自己从青年写到中年。这不单单是毅力,还的有信仰,因为太苦了,苦到任何人都会跑掉。”
如果非要说对我有影响的,那应该是我读的书,在书中与鲁迅、张恨水、沈从文、高尔基、莫泊桑、余华、严歌苓、余秋雨、麦家等厉害的人、受过写作苦难人的对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44747/637904ef7a3d3809.jpg)
如果我们总把身外的人和事当成一回事,包括你的作品每每念及那就会很麻烦的,麦家能把自己写疯,写绝望了,一个人坐上火车爱开到哪算哪,一个老人一句话,可以说是救了他一命——“文学是你孩子,可终究不是你的孩子。”正如影响者本身,可以影响人的一时,但绝对影响不了人的一世。因为写作是个力气活、苦活、文学替代不了生活,它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是丰富生活的。余秋雨替父亲写检查,写的多了,慢慢爱上写作。如果说这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那也够牵强的。那么他正在如日中天时辞去院长等一切职务,从体制内逃离,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又是受了谁的影响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44747/4336ddd6f6e9efa0.jpg)
当一个事物出现时,人们习惯性地向外寻找它的根脉,而往往忽略了自身心性的根基。
罗曼罗兰说:人生有千百种模样,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我们都在种瓜得瓜。
写作路上与生活一样,遇到最好的永远是自己。
“正在左右人生的,是我们自己的精神”你做好了为爱好的文学写作贡献一生,那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与别人无关,大凡与别人有关的事,都是靠不住的;
写作苦也好累也罢,都要有心理准备,如果不是酷爱,随便写写也就是了,真要死磕,那就得下真功夫、苦功夫,吃别人吃不了的苦。
人人会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做到雪中魁首的又有几人?那满园的花草,当初谁不是信心满满,可是遇到数九风雪又有几枝在?
我在读书时吃过很多苦;常常在演出的后台住,一般没有灯,点蜡,凑着烛光看书,常常是半夜开始读直到天亮,有时饿的虚汗淋淋的,经年累月看瞎了眼,戴上了眼镜;常常挨饿早就有了胃病;这些苦是自己找的与别人无关。
写作路上,只有遇到自己才是最好的,因为,你的执着,才能遇见。
字数10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