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试图穿过翻译语言之墙时,客观意象的诗意容易被过滤掉,多数诗意无法在新的语言中问世或成立,除非用转译重新创造出对等的诗意,来适应新的语言。但主观意象的主体诗意,一般通过直译就能穿过语言之墙,神奇地幸存下来。
这等于道出,当新诗(自由诗、现代诗)没有了外部形式,为了弥补失掉外部形式造成的诗意损失,新诗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做法就是,当新诗脱去了古典格律的形式外衣,完全要靠裸体内容支撑全部诗意时,就应该让内容诗意浓烈的主观意象,作为主角登场,让古典诗词中的原主角客观意象,像华生医生配合福尔摩斯那样,成为新诗中主观意象的配角。一句话,为了确保新诗有足够的诗意,更多要仰赖主观意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