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似乎无法让我有留恋的了。
我不喜欢这里的雾霾,天总是灰蒙蒙的。偶尔晴朗的时日,阳光也是刺眼的,有种刻意的温暖 。疯狂地走过很多地方:博物馆,艺术展,动植物园...会发现,城市的特点其实是很鲜明的。鲜明到认真参观完一个博物馆就能管中窥豹出它的特点:是豪迈还是婉约。是庄重还是偏向民俗化。后来所见识的,都是大差不差。一味的重复只会让人厌倦。
这里的人呢,当然主要是学校里的。很少看到热爱学习与钻研的人,或许是我见识短浅的缘故。至少在我身边,寝室,没有。她们都是为了造成任务。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我问过室友s,你以后会做什么?她说老师。我又问,你很喜欢当老师吗。她说没什么好选的,老师比较稳定。情绪淡漠。“没办法啊,不这样还能怎样呢。”这世上这样的话听得够多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鞭策。我没有资格评判他人,都是选择罢了。老师,遇到过一个喜欢的。是我们院的副教授。可惜他不教我了。很想有时间和他聊聊天。至于其他老师,负责的,完成任务式的,都让我不感冒: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已经很久没有上小学的时候的专注力了,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了。
总之,这样的大环境让我高兴不起来。
人一不高兴,就更容易想起不高兴的事。比如杀千刀的前任。
他过得很好的样子,看他的签名:诸事皆宜,百无禁忌。第一次看到,真是嫌弃了一番:我以前都什么品味?用这样现成又落俗的句子做签名表达开心的人,不光是现在,就是以前的我,也会避而远之。可是再细想,这大概和他的现任有关。品味啊,是会变的。看人了。就这样从细枝末节里找到小小的优越感:他配不上我,没品味。可这样的优越感持续不了多久。
还是孤独了些。
孤独是要排解的,听音乐不能,越听越出世,越听越耽溺。刷微博不行,其他社交软件一样的道理。空虚的向外指向只能还是空虚。电影行,只不过耗费时间长了。明明没什么事情做,竟然也会生出浪费时间之感,“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教育”做的好啊。最后还是回归到看书。看小说。痛快又孤独,是孤独的痛快。
我喜欢什么?从小到大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从来都给不出答案的一个问题。接触的很少了。从小到大没参加过什么兴趣班,大多数时候是和朋友一起疯玩,消遣。当然还有上学。光是上学的时间就占据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想得很多,大多都是对他人反应的琢磨,真正面对自己的时间,还是从大学开始的。熟人几乎没有了,要独立地做出很多选择并为之负责。似乎也只有在读书和看电影的时候是投入的,能让我爽的,让我哭也让我笑,是情感的碰撞所带来的共鸣。这些让我享受。
生命是被动的接受。留给我们的只有如何存在的问题。是浑浑噩噩随大流不开心呢,还是做自己舒服的事当个另类。当然放弃生命也是一种选择,可我还不甘心。权衡之下,还是觉得舒服比较重要。另类就另类吧,别人怎么看我不在乎。
“那就写吧。”于是我写下了上面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