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郭强总精彩、专业、细致的讲解,收获颇丰,让我对DISC报告解读的流程与技巧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反复听了多遍,为了强化知识点掌握与应用,对课程笔记进行了更详细的梳理。
分享几点学习收获:
一、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角色
管理者: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效能。
顾问:帮助分析梳理问题,通过互动让对方自己找出方案。
教练:陪伴并让对方自己探索问题,通过互动让对方自己找寻方案。
二、报告有效性审查
问卷填写:有意识、有效地引导,提高报告准确度,让对方了解报告含义与意义,容易让对方放下防备与戒备心。
如何判断报告真伪:可以从报告封面获取信息。
6个黑点,无效报告。可能是误解或故作现象造成前后差异太大!
中间2个黑点,可能需要重作。找出报告文字说明中“缺点”选项,里面提到建议重测一次,与对方沟通。
三、作风卡
作风卡的落点可知,在别人眼里行为偏好偏向哪部分。了解每个特型人的互动模式与沟通偏好,文字描述帮助快速建构起轮廓,抓住重点快速建信。
“均衡型……”代表除某些特质特别高,其他特质有,只是视情况决定是否用。
“均衡”落在正中间,环境需求做出不同应对方式,意味着十字路口想去哪里都比较近,可是都要多花点时间。
态度:如果用这种态度与我说话,我会愿意听,比其他人对接时成效高的多。
策略:事情推动时,发出指令或任务的一方用策略里面的方式或方法安排我工作,我可能会加快做这个事情或不做这个事情都会较快做出决定与决断。
四、高低因子
65―85%表现值是较合适与稳妥的区间; >85%会稍微有挑战; <15%内心特别反感或讨厌。
从高低因子、作风卡中知道如何相处,跟对方开口前做出的判断。与互动对象建立立体的概念与轮廓后,获得个人信息,通过报告中变化探索问题与来源点,问题成因是什么。
五、三表对应关系
总结表与作风卡相关的,总结表与外在、内在分别做比较。等于说拿别人的判断和自己的内在需求、外在呈现作对比,观察实际状况与内在状况有无发生巨大的偏差。
六、特性总结表
在特性总结当中,它的落点就是我们状态的呈现。有四大状态,永久特性、暂时特性、潜在特性、非显性特性。这四个特性就是我们在工作状态不同维度的表现。
永久和暂时,在轴的右边,这两个特性的表现就代表着目前在工作中你会做出这些维度的表现出来。
永久的会在你身上比较明显、持久一点,而暂时会是你临时因为某些事情所调动出来的特性。
我们的特性,如果越靠近十字架的中心,其实这些特性在你身上的变动跟变化性越大,换句话说就是这个特性,在你身上是不稳定的。如果报告当中很多特性都集中在、扎堆在这个中心,就说明你自己本来报告当中应该很多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带来另一个维度的困扰,如果所有特性集中在中间,别人跟你相处很难有深入的交往,因为他看到你随时在变化的态度。
非显性的特质不会很多,如果很多就说明所面临的学习和挑战的空间很大。
七、压力信号
调适力=100-内在S的特性。调适力,也可以被称为一个人应对变化的舒适圈有多大。
舒适圈越大,意味着一个人对变化的渴望度会越高。
压力来源指的是四个变化当中最长或者是变化最大的那一条来进行分析的。无论调上或调下,只要数值百分比最大,就是用来分析压力来源的基础点。
八、对角线DS或IC同时上升、同时下降如何理解?
DS共性——价值(感)
DS同时上升:有价值、使命感,行动力更快,做事不计较,愿意牺牲个人利益。
DS同时下降:做事没价值,内心失落挫败。S下降很多,想改变;D下降,找不到方向。
IC共性——认同(感)
IC同时上升:说服别人,嘴巴勤快。
IC同时下降:没有赞美、认同,郁闷。
DISC四个都上升,人逢喜事精神爽;DISC四个都下调,既挫败又郁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