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秦康公在晋国这里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就再也没有征伐的雄心了,反过头来,他准备过一天算一天,混吃享受顺带等死了。
据《韩非子》记载,秦康公为了观赏风景,修建了一个高台,而且这个高台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其结果不仅让秦国的老百姓疲惫不堪,还差点引来一场大灾难。
《韩非子》原文记载如下:
秦康公筑台三年。荆人起兵,将欲以兵攻齐。任妄曰:“饥召兵,疾召兵,劳召兵,乱召兵。君筑台三年,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
大概的意思是说,秦康公筑高台台花了三年的时间,楚国人看到秦国老百姓疲惫不堪,国力衰退,觉得有利可图,就打算这个时候来攻打秦国,可是楚国人放出了假消息,说他们准备攻打齐国,这个假消息呢,被秦国大臣任妄给识破了。
任妄说,饥荒瘟疫,人民疲惫,国家内乱,都会招来病灾,现在咱们国家老百姓为了修筑高台,真是疲惫不堪,正是危险的时候,楚国人说是要攻打齐国,我看真的目的怕是咱们秦国呀,不如早点作防备。
秦康公听了他的建议,秦国于是在东边靠近楚国的边境加强了防卫的力量,楚国果然就停止了出兵。
齐国呢,在东边,秦国在西边,说要打东边的齐国,其实目的是西边的秦国,这可不就是声东击西嘛。
《韩非子》里面有大量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本人讲道理的时候也喜欢比喻讲故事,所以《韩非子》一书中的历史故事真假混杂,难以辨别。秦康公筑台三年的事不见于其他史书记载,所以这一段也有可能是韩非子杜撰的故事。
但是秦康公攻伐晋国不断失败,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确是历史真事儿。
秦国百姓在秦康公的统治下被调去打仗,修建高台,导致田地荒芜,耕种不继,连许多原本殷实的小贵族,都变得生活艰难起来。
有个贵族这时候就做了一首诗,很快得到大家的共鸣,在可怜的秦人之间流行传唱开来。这首诗就是《权舆》,收录在《诗经·秦风》之中。
於(wū)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guǐ),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这个写诗的贵族很有趣,也很爽快,他没有直接的指天骂地,也没有直接咒骂国君,只是很简单的对比了一下自己前后的生活状态,那股幽怨不满的情绪就立刻弥漫在了字里行间。
於(wū)是叹词,相当于“唉”的意思,一般放在句首,就是像咱们现在说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之前,先叹一口气一样。
夏屋是指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
渠渠指丰盛。《广雅》:“渠渠,盛也。
权舆是草木萌芽,刚开始的样子,这里指的是开始、当初的意思。
作者在诗里无不沉重的叹息,说,唉,当年我吃饭呀,那是满满的一大碗一大碗的吃,现在呢,连吃都吃不饱,唉,比不得当年了呀!
第二段同第一段类似,簋(guǐ)是古代的石器,北京东直门内有一条著名的簋街,意思就是胡吃海喝一条街。嘿,这个还第一次听说,什么时候浪一通去哈哈!
秦康公统治秦国12年,这12年,秦国基本没有什么进步,反倒因为他的大肆挥霍,内耗严重,导致了国力衰退,再加上不断打败仗,秦国百姓那时一片怨声载道。
到了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他留给后人最大的遗产,或许就是发明了一个舅舅的雅称----渭阳了。
而到这里,我们的《秦风》也就随着秦康公而剧终了,下一次我们开始说《曹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