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读书
主题文写作:勤能补拙2024.1.12

主题文写作:勤能补拙2024.1.12

作者: 伢赞 | 来源:发表于2024-01-11 18:56 被阅读0次

文/伢赞

此文为2024年主题文写作第十篇,合计8269字。

日更881天,更文714000多字,这些数字对于写作者来说并不起眼,但是对我来说,它们是最好的嘉奖。我深知自己的文学素养水平并不高,文笔欠佳,写作逻辑也有待提升。这些都说明,我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写作者,甚至我还称不上写作者,只是一个每天在执着坚持着且不间断写文的人而已。不过这些数据说明,至少我还在坚持,因为我相信勤能补拙,总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一个写作者。

对于一个坚持不懈者,可有太多的词去称赞他了,甚至有很多故事或者成语之类的来描述和赞赏。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熟能生巧”、“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等等。小时候听到这样的故事,总是被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它们让我知道,即便是普通人,如果内心有一股力量去坚持做一件事,那么事情也是能够完成的。我感动于平凡的事情坚持做,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事迹。我感动于平凡人不言弃,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精神……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当时我就想,如果没有天帝的帮忙,愚公子子孙孙按照愚公的意愿,一直不停的挖山,山是不是真的会被他们移走?按照愚公的说法,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又不会增高增大,总有一天会移开。平凡的愚公用他“愚公移山”的精神教育着我们,面对困难,要沉下心,要坚持不懈的去解决问题,总会成功的。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黄大发就是有这种精神的人,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解决了村民们长期以来的用水困难。正是这种精神,这一壮举,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父老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不少人却变得浮躁了。一直赶路前行的我们,不要忘了时不时低下头,看看脚下的路。想想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愚公移山”的精神想到“勤能补拙”,想到在做一件事时,不要急于求成,静下来,认真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主题文写作:勤能补拙2024.1.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wt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