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做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别做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作者: 向日葵_春藤 | 来源:发表于2022-05-28 23:17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来到这里,我是一位会计师,同时也是一位教育规划师,

我先讲一个故事:大概是五六年前的时候,我爸妈来了,我带他们闲逛,去了一个小公园,有许多人在跳舞。

这时我就看见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男孩,起初,注意到这个孩子是因为我无意瞥见孩子像拔河一样撅着屁股使劲在挣脱。原来他被老奶奶擒着手腕,孩子使劲挣脱,老奶奶使劲控制,眼看着孩子快要成功了,老奶奶也不敢示弱,换只手继续抓住孩子的手腕,孩子看看没办法了,就放弃了,转眼看其他东西。过一会又想起来,继续抗争,继续重复,全程两个人都没有一句话,但是,斗争一刻也没停。

我从2020年正式从事家庭教育,为啥说正式呢,其实我孩子16了,今年高二,和许多妈妈一样,在他小的时候,我也希望给他最好的,从阅读启蒙到上学以后的课外补习,我都一直很纠结:我也觉得让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就去补习班是违背人性的,但是周围的家长都这样做,对,就是这样,因为自己心里没杆秤,然后就人云亦云,焦虑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我也曾关注许多育儿的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关注了许多心理学的公众号,然后,就有了不一样的观察的视角。

学习的越多,发现许多的家庭,就像我前面讲的那个图像,孩子使劲挣脱,家长使劲控制。

双方互相消耗,心力交瘁。

我也是一个妈妈,我懂每一个妈妈的不易,我从2020年正式从事家庭教育,为啥说正式呢,其实我孩子16了,今年高二,和许多妈妈一样,在他小的时候,我也希望给他最好的,从阅读启蒙到上学以后的课外补习,我都一直很纠结:我也觉得让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就去补习班是违背人性的,但是周围的家长都这样做,对,就是这样,因为自己心里没杆秤,然后就人云亦云,焦虑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我也曾关注许多育儿的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还有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通篇没有讲道理,只是和孩子日常的相处,但是,从始至终,都贯彻着一个观点:接纳孩子,相信孩子。

儿童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心理学,恰好我关注了许多心理学有十个年头了,正好可以很轻松的跨界。现在的家长都很忙,从头开始学理论没有必要,所以,也是我今天来的目的,我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到周围的家长,如果各位或身边的朋友有需要,记得联系我。

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相聚,我分享几个简单的观点:

一、接纳:

场景A ,妈妈,看 ,我写好。

A 这啥嘛,乱七八糟。B哦,这个有点散,这个歪着,要横平竖直,再写一行看看。

A和B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但其实,这个问题还有C选项,快让妈妈看看,嗯,宝贝写的可认真了,我们来看看哪个最漂亮?为什么呢?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自己找出写的好的原因,并且很乐意写得更漂亮。

场景B ,孩子书丢了。

有了上面这个例子的铺垫,估计大家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丢了就丢了吧,妈妈在给你买一个。但这还不够:妈妈,我书丢了,是吗,那你一定很难过,我们想想最后一次你在哪见到的,

这里面的区别是啥,区别就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并且接纳。

二、表扬,怎么表扬孩子了,记住,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长相等,比如我婆婆在我家孩子小的时候经常说孩子聪明,结果那就不用学了呗,要不然还叫聪明吗。还有作家毕淑敏讲过一次她去了一位外国友人的家中做客,见到家中的孩子忍不住说,孩子你长得真漂亮——我们中国人经常咱们孩子漂亮,但在离开时,这位朋友义正严词的要求毕淑敏给孩子道歉。

友人说:孩子漂亮不是他努力的结果,是父母的基因,你因为孩子没有努力的获得而赞美他,对我的孩子是一种冒犯。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前几年被喊烂的口号,今天,我要纠正这个观点:不要让父母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感谢今天各位的到来,感谢活动的组织者给大家创造了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再次感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做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ww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