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也参与了MBTI人格测试,她的测试结果是INTJ建筑师型人格,“想象力丰富却很果断,雄心壮志但注重隐私,充满好奇心但从不浪费精力。”是不是很棒?
MBTI把人格分成四个维度,内向外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感知。通过测试区分人格偏向哪一端给出相应的代号,测试完毕后就能得出你的人格分类。一共是16种,每种人格都有对应的名人,你能与名人产生微妙的联系并感叹:原来我跟他是一类人啊。
人格,就是人的性格和内在气质,这是分析心理学的范畴。大白话说就是,你喜欢什么,爱恨的表达通过什么方式,有人喜欢直接点的有人喜欢间接的。人格对内表现为人的好恶情感,情绪因何而起和情绪升起的方式;对外表现为人的行为方式,是勇猛的还是探索的还是隐忍的。分析心理学的开山祖师是荣格。
1907年夏32岁的荣格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弗洛伊德,时年弗洛伊德51岁,他们相见恨晚畅谈了13小时。后人说弗洛伊德需要荣格的非犹太人的背景,以破除只有犹太人才关心心理分析的偏见;也可以理解为荣格的心理医疗工作经验和个人魅力使他们学术上互相吸引。6个月后弗洛伊德将自己研究成果寄给了荣格,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6年的紧密交往与合作。
弗洛伊德是个天才般的、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人,而荣格则是个安静、内向和自律的人。弗洛伊德将荣格视为自己的“儿子”与精神分析的“太子”,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成立,荣格成为了首任主席,同时担任该协会精神分析期刊的主编,在开始的合作中他们亲密无间。但是犹如树不会一直笔直的生长,荣格也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研究,他慢慢不满于弗洛伊德的长辈一般的灌输,内心挣扎中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论述《转化的象征》,其中献祭一篇,他表明了愿为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自己献祭的决心。这本书内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截然不同,它的出版将意味着他与弗洛伊德友谊的结束,1913年弗洛伊德给荣格写了绝交信。
弗洛伊德独创性的把人的性格归因于内在力比多,简单地说就是性欲推动人的一切行为,而荣格更愿意从文化基因上找原因,这么看来,其实他两的差异不是那么大,他们都认同了自我本我超我、意识和潜意识的理念。荣格认为性欲还不够底层,个人的人格可以在更深的人类底层中找到,也就是在文化中找寻,通过各种文献的研究他发现了一些人类的共性心理结构。最初的结论是他发现人内在的男性和女性,他把它们叫做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之后他发现了更多的基本结构,构成荣格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也就是基本结构构成了人的人格,人的人格有几个大类,通过不同的测试可以分析出人属于那一类,既然有了分类归属,人也有了自己的人格定位,这就是分析心理学。
MBTI人格测试是当时荣格的粉丝——一对母女创造的,这对母女没有任何心理学研究背景,只是单纯的热爱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她们参照分析心理学的人格可以定位的结论,她们制订了这四对指标。人们喜欢这个测试,这对母女把它卖给了保险公司做人群分类,卖给了证券公司做市场分析,毫无疑问赚了很多,但是正统心理学及荣格本人从认同过MBTI。
测试似乎成了分析心理学的法宝,指标从无数样本中抽象而获得,由指标又可以反过来估计新的样本,这跟自然科学何其相似。测试的可行性,结果也似乎可验证,那么分析心理学也像分析化学、机械原理一样可以摆在科学一类的书架上。
人的行为:是因为是那种人才做那样的事,还是做了那样的事才成为那种人?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是原初的问题,真相一定在这种分类之下。人格分类就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给出“严谨”的分类,人们似乎不了解自己,只能通过科学给自己定位,定位之后深信自己是这种人,然后做这种人应该做的事。分析心理学在逻辑上崩溃了,甚至等不及荣格本人的生命结束。
一百年过去了,MBTI被有心人从坟墓中撅起,打扮一下好像又焕发了新的勃勃生机。参照MBTI的分类职业规划、爱情指南等等又火了一把开始大卖,名人也为它背书。我们能做的,始终是找寻真诚的情绪、爱欲的研究方法,过去的历史在翻阅之后合上它,审慎的走自己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