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开心,因为我母亲。
母亲是一个心思很敏感的人,多思多虑从我和哥哥出生那一刻其便成为了她生活的主旋律,即使年轻时候的她大气直接,可生活终于将她磨成了心思细腻,掰掰扯扯的人。这样没什么不好,毕竟这样的多虑扛起了贫困的家庭,要说有什么不好,估计只是对她自己不好。年轻时候顾忌这父亲,再要强也要像奶奶低头,在大些要顾忌着我和哥哥,再愁怨也要维护整家,年长后顾忌的人更多了,除了自己一双儿女,还有年幼的孙女,再多的不满也不敢对着孩子说。

曾经的我在母亲发愁时候给她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依靠的是坦诚,一家人无论有什么样的小心思,可心都是好的,所以你应该将自己的不满对我和哥哥嫂子说,你生气的时候也要发泄出来,否则无论你的心中多么的发愁,我和哥哥不知道,看你不开心,我们也很不开心,误会就这么来了。然而固执要强的母亲不会这么做,她无论嘴上怎么帮我们开脱,也瞒不住我她内心的习惯,她已经习惯了将怨气和不满自己化解,即使她知道我们都不是刁钻的孩子,可从结婚的那一天,直接坦然的姑娘已经逐渐习惯了掩藏。
看着这样的母亲,我最大的感受是痛苦,也有无奈,我知道她其实有很多话相对我们说,也有很多道理想给我们讲,可她习惯了维护这个家,习惯了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对目前这一代人来说,忍耐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事情。
曾经母亲对我说过,将来的我要去孝顺自己的婆婆,然后对我讲了很多哥哥小区里面媳妇不孝顺婆婆的故事,她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有时候我自己也明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你让我对你哥哥嫂嫂说,我说不出口,她们俩很不容易,一些小的问题就是当时生气,忍忍就过去了。我望着这样的母亲有些想哭,其实我哥嫂和我都知道,母亲在这个家中有多重要,她的心思有多敏感,正是因为如此,我和哥哥嫂子在说话时候顾虑母亲很多,然而很长时间,母亲没有改变。我知道,这种习惯很难改变,就像小区中的大多数母亲,他们这一代人吃过很多的苦,年轻时候国家在发展,所以身体吃苦,传统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所以生活吃苦,上年纪后,社会和观念的更新让这些“熬成婆”的人反而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小农家庭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工劳力的改变让他们对这个时代很陌生,担忧害怕让这一代人又因为孩子吃苦。有时候想一想,人这一辈子其实渴望的并不是很多,可依旧有那么多烦恼,就是在这样的日常中衍生的,好似谁都没有错,可好似谁都有错。
我以为这种吃苦还会继续,可今天我和母亲打电话后发现,这个时代美好的地方在于,也许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观念“矫狂过正”了,然而我们核心的文化依旧还在我们的骨子里,心理素质的转变不仅仅是年轻人才会有的,上年纪的人其实也在不断的适应这个时代,即使他们的步伐慢一些,可他们的韧性确是不缺。
母亲对我说,这段时间她生气的时候总是直接对哥哥嫂嫂说,然后哥哥嫂嫂便会很明确的对母亲说他们懂了,之前没想到。然后事情过去后,我母亲很开心,交流的时候也能够感觉到她的朝气,甚至是从言语中对我哥更加理解,而母亲说过的事情,我哥哥都会放在心上,从小事上去改变,我对母亲说,我还以为你一辈子都会忍着,你是怎么变的?母亲很朝气的对我说,她们校区那帮的“婆婆们”有自己的群,她们现在互相的交流,共同的探讨,提到:孩子对自己好,我们就去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带带孩子,对我们不好,为什么还要在和他们一起生活,会老家不好么。我听了之后直接笑喷了,私底下觉得母亲还挺新潮,而且也很开心,对母亲说,明白“生气”的重要作用了吧,一家人总有磕磕绊绊,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其实对人情世故真的不是很懂,你不说,也许很多问题我们真的会忽略,工作中便是这种思路。母亲笑了,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人这一辈子,肯定会有苦,再好的关系,总有打架的时候,可苦不是哭,看着母亲那帮老太太们,打心眼的感激这个社会,它给了这些最苦的一代人一些可能,现在的我更加懂得了母亲,也感觉到,母亲更加理解了我们,我们也许有时候是无力,但是我们不会是无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