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弄湿了鞋子,父母会不高兴;玩泥巴,弄脏了衣服,父母会很生气;与小伙伴玩到忘记回家,父母会很着急。
父母有父母的工作与生活,即使有闲陪伴孩子,也不愿意太麻烦,能省心更好。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很难再轻松纯粹。
孩子玩的时候,探索这个世界的时侯是专注的,充满无限好奇与全部热情,只是父母看不见而已,在孩子兴致勃勃疯玩时,父母如能做到与其同频,父母会收获一个活力满满的生命,即使仅做到接纳允许,孩子在淀放的过程中也会是丰满的。
满足生命所需,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但多少父母由于自我成长中的匮乏,情感缺失严重,自身能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自然难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今天的社会大环境以追求经济安全为主,父母的思维还局限于多挣钱才能给孩子更多安全、更好生活的境界,上一辈的苦难影响深刻,思维一时难以跟上孩子们面对的时代。
我们也很难做到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感受他的的经历,父母单凭经验与阅历对孩子的行为横加干涉,着急想让孩子跑在起跑线前,一旦落下就会心有不甘,父母的着急上火让孩子一脸茫然,不知道、也不明白,在成为自己和成为他人间左右为难。
面对生命一天天长大,父母等不急,用某种成功,用某种标杆,用好大学好工作,用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不惜用尽所有爱孩子,但就是不理解,说出口的这些语言,给了孩子多大压力,剥夺了生命多少自由,带给孩子内心多深的羞愧?
活在重压与期望中的孩子,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一心向往光明,无奈力不从心。
其实家长跟孩子之间只要有控制,就必然产生对抗,孩子把精力用于跟家长对抗了,成长的力量就削弱了。也可以用这简短的几句话概括青春期叛逆。
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获得,今天的孩子大多不用考虑生活,只需听家长听老师的做个成绩好的乖孩子就好,而缺乏生活体验的孩子的动力系统明显不足,看那些天还蒙蒙亮,就背着书包走在上学路上的呆呆的眼神,你找不出他们热爱知识,求知若渴的证据。
如果一个人做着别人希望他做的事情,而非是他自己热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努力是为了让他人对自己满意,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