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钢琴的那些事
孩子练琴“马虎”,家长怎么办?

孩子练琴“马虎”,家长怎么办?

作者: 聆音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19:04 被阅读0次

感谢这位琴童家长的提问,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怎么能让孩子注重乐谱中的表情记号呢?

首先呢,我觉得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所以拿出来分享一下。

在我看来呢,琴童出现这种问题,如果是初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太过在意,只需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勤加练习,相信会有所改善。(怎么练就是技术了。。)

同时,也有很多学了一阵子仍然云里雾里的琴童。(为什么呢?)

好的,开始今天的分享。

我把问题归为两类,分别是不会做和不爱做。


一、不会做

其实这类孩子还是蛮多的,其实简而言之三方面。

1、为了弹琴而弹琴

中国三千万琴童中,我估计最少得有500万左右是这类,特点就是家长让学就学了,完成工作纯粹是应付式的,做了,不想是否做好,更不谈兴趣和追求,你让我做我就做,做多不行,你不说我不做。(不主动思考,不爱动脑)

2、无从下手

如果是这类琴童的话,就需要一个复习阶段了,可能孩子不清楚哪里是连奏,或者从根本上就不清楚为什么是连奏,以及音乐表情记号。(概念混淆)

3、就是做不到

这类琴童我认为是练习有限导致的,孩子也想弹好,但是分身乏术。

仅仅把音弹对就已经耗费很多精力了,更不用说更深一层次的处理了。(缺乏练习、复习)

二、不爱做

一般这类孩子都是理解能力很强的孩子,也就是脑袋转的很快,理解和学习非常快的孩子。

但是这也是大多数“聪明”孩子的通病,懒惰。

这个阶段无论怎么讲,在我看来呢,孩子不一定是不会做,而是不愿做,这个就没什么好办法了,只有调节心态,多多鼓励、多多支持,让孩子阳光一些,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并且战胜它。

一、不会做的解决办法:

先说第1点:为了弹而弹。

具体可以多让孩子思考,一般出现这类问题,也是家庭比较护着孩子。(比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间长了,导致孩子碰到任何问题都想求助于人,这一点对于琴童成长来说不是好事,不主动思考的话,学习也会是一个问题。

我建议从生活上先做调整,鼓励孩子主动思考。

琴童心态上有问题也很常见,建议家长让孩子清楚,他在做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无论做好做坏都得自己负责。也可以和教师商量一下,家长唱红脸,教师唱黑脸,出现问题,让教师解决,一般教师的话语比家长有分量一些。

1.1、对比产生竞争力

我们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竞争力,我相信孩子不是不动脑,而是没有这个概念。比如我们从小最怕的就是邻居的孩子,所以我建议家长们不用说出来,孩子自己的心里应该清楚,如果起到激发的作用,那就是有意义的。

1.2、适当压力

对于孩子而言,给予适当的压力,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比如安排考级或者赛事,以激发学习原动力,让孩子有想要去赢得冲劲或者动力,那样的劲头是最足的。

再说第2点:无从下手(弹起来不熟练)

这个一般说就是学了一段时间,但是知识并没有巩固的很扎实,虽然孩子知道连奏、断奏、跳音等技术,但是却不清楚在哪里做。

这里呢,建议家长与教师商榷,带孩子系统的复习一下,把所有的弹法和谱面结合,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在系统复习之后带孩子每天增加一些“简单的”视奏练习。(比如某首小曲子的右手部分)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谱子上圈圈点点。

在孩子练琴开始之前,带一根铅笔,让孩子在书上画出,哪里是断奏,用特殊的标记以达到提示自己的目的。

大多数孩子对于断奏和连奏都很熟悉,但是不知道哪里断。(连线开始的第一个音落下去,连线结束后抬起,下一个音下落)一般让孩子标注断奏就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了。

视奏的要求很简单,拿到谱子不要马上就弹,而是先唱一遍谱子,把断奏的地方圈出来,以达到提示的目的。如果系统复习让孩子的概念捋顺的话,每天一条,坚持一个月就基本没问题了。

 

补充:

在拿到谱子的时候,不要弹,先用铅笔标出断奏的地方,把所有的表情记号(例如f ff  sf  p  pp mp mf legato dolce 等)用拼音或者汉字标注。


最后说第3点:就是做不到(初学)

如果孩子刚学几个月,出现这类问题很常见,所以不用急。

钢琴是个锻炼统筹能力的学习,孩子需要做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很多事一起做,就比如我们成年人,让我们一起做几件事,也是难免疏忽的,这是绝对需要理解的,而不建议去批评。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清楚弹琴的步骤:

3.1、读谱

读谱的过程,把细节都画出来,如上一个问题。


3.2、慢速

一定要慢、一定要慢、一定要慢!快做是很难做全的。


3.3、一遍做对

这个是大多数琴童家长忽视的问题,钢琴教师最怕的不是孩子不会,而是总有马虎的地方,虽然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多督促孩子注重细节,做到一遍就弹对,这个对于这首曲子的练习才是至关重要的开始。开始的时候就对了,就算后续出现问题,也不会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最开始就出现问题,就很难解决了,就需要拿出2-3倍的时间来纠正,这才是最麻烦的。也希望家长明白一点,孩子练琴不注重时间,而注重效率。

这种提示的方法,随着练习的增加和熟练,一定会有所成效的。

我希望家长可以找出孩子的问题,运用这些办法,就可以达到解决的目的。

二、不爱做!


这个在我看来,需要调整的是学习态度或者面对学习的心态。这个需要调节,让琴童清楚,学琴并不是辛苦,让孩子从心底清楚,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当然,不需要过度吓唬孩子)

在我看,这个问题才是最麻烦的,因为这个问题不出在熟练度上,(极少一部分)大多都出在心态上,比如孩子理解接受特别快,那就本能的不愿多做,而且,弹琴不是“学会”就可以,而是需要达到“学通”的层面,不仅理解明白,还需要上来就能做,还需要做对,这就让很多理解能力强的孩子特别痛苦。

同时也可以多带孩子去看一些音乐剧,音乐会,交响乐,钢琴独奏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钢琴的乐趣,我需要承认的是练琴确实很枯燥,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依然可以坚持练琴呢,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而努力。

在这里也做一个补充,孩子练琴很少会听,但是家长一定要督促,让孩子听自己弹出来的声音是否符合教师的教学,这一点是需要培养的,也是很重要的,无论专业与否,学会听,都是学习音乐的第一项。

总结:

最后呢,做一个总结,学琴的过程是艰辛但是幸福的过程,他可以穿越几百年去了解当时人的想法,音乐在我心中一直是高于语言的交流。

如果孩子不会做,没关系,慢慢来,只要方法得当,一定会有所改善。

如果孩子不愿做,也没关系,90%学到最后的人都是因为爱上了音乐、离不开音乐才坚持的。

同时也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助到您解决现有的问题。

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并存!


解决方式依然如此,在我心中学琴的过程,认知、坚持、收货、成就,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

如果并存,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就是解决心态的问题。方法就是多听多看,不喜欢只能说明看的听的太少了,学琴在我看来就是学音乐,音乐的多元化和差异性,才是最有趣的一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

先要喜欢,才会去做出调整以及改变。

然后才是清楚概念,然后一点点熟悉。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不需要多思考,直接就能做。(就像老司机开车不用想哪里是刹车一样,想了就能做出来)

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先得喜欢,(当然也可以慢慢喜欢)才能为其付出汗水,才会收获喜悦。

总之,多听多看多了解,多学多做多思考。

琴童最可怕的问题不是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不知道对在哪里。

最后,点个赞和分享表示对笔者原创的支持,在此谢过啦。

当然啦,可以踊跃留言,或许您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很多人呢?有问必答。

好咯,最后求一波关注,原创不易,不过您能看到这里,也是棒棒哒。

相关文章

  • 孩子练琴“马虎”,家长怎么办?

    感谢这位琴童家长的提问,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怎么能让孩子注重乐谱中的表情记号呢? 首先呢,我觉得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最头...

  • 孩子“爱马虎”家长怎么办?

    孩子“爱马虎”看似是一种“粗心”,表面上孩子“丢三落四”。实则根源在家长,父母当中可能有位“急性子”,生活中经常“...

  • 孩子粗心马虎怎么办?

    经常有家长来问我,我家孩子考试会的题都错了怎么办?孩子粗心马虎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可怕,但不意味着不能解决。...

  • 3粗心大意型

    孩子很聪明但学习就是粗心大意,怎么办?有的家长常说:我孩子挺聪明的,哪样都行,就是有点粗心。 粗心马虎不是学习应有...

  • 练琴有益于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

    卓雅的的故事/文 (原创) 选择让孩子练琴的家长大都认为练琴既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能使孩子掌握一项特长。然而,家长...

  • 妈妈只做了一件事,孩子从此主动练琴读英语

    家有琴童的家长们估计都有体会,让孩子练琴是个头疼的事。很少有孩子做到不用家长督促、自己主动练琴。磨蹭、拖延、哭闹这...

  • 家长应让孩子避免的练琴方式

    1.练琴随意无计划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

  • 孩子马虎怎么办?

    ----------复盘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之二 先给结论:孩子马虎,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先顺其自然吧,...

  • 孩子"马虎"怎么办?

    Hello,你们好呀!我是你们的Teacher wang。 一提到“马虎”,我相信大朋友们肯定有太多想要跟我吐槽的...

  • 什么时间练琴效果最好?

    每次上完钢琴课后,学琴孩子的家长都要选择什么时候练琴最好?练琴时间的选择制约着孩子的热情、学习兴趣和练琴效果。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练琴“马虎”,家长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j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