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忆童年‖那些年,家里的动物朋友们

忆童年‖那些年,家里的动物朋友们

作者: 艾薇采采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13:19 被阅读0次

说起从小喜欢的小动物,却没有什么印象。自从记忆起,除了小鸡,家里就没什么可爱的小动物了。

在街坊邻居家都养狗养猫的时候,我家却依旧只有马、猪、鸡。

在那男耕女织的年代,吃穿用度都是自己做。

母亲说,农田还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喂狗喂猫,冬天闲的时候还要做一家人穿的针线活。

到了冬天,田里没什么活了,母亲就开始为一家老小做防寒的棉衣,棉裤和棉鞋,旧的翻新,拆洗的拆洗,加码的加码,或者置新。

所以,家里很少喂养额外的小动物。

那些马啊,猪啊,虽然呆头呆脑,却也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

1.

为了尽早赶完田里的活儿,除了家里的马,姥爷和父亲还领养了一头小毛驴。春种秋收,这两头“大劳力”会充分施展它们独特的本领,为家里立下汗马功劳。

秋天的时候,谷穗成熟了,父亲和邻里的叔伯婶娘互相拼凑着收割各自田里的谷穗。他们把割倒的连着谷穗的谷杆扎成一人粗细的捆,堆放在田里利索的地方。

父亲和姥爷便会赶着驴车和马车去田里运。他们把绑得扎扎实实的谷捆码上排车,直到谷捆被密密匝匝的堆得高如小山。

父亲和姥爷赶着马车和驴车满载而归,在院门口停妥当后,姐姐,妹妹,弟弟和我便会帮忙卸车。

父亲解开绳子,象山一样的谷堆松了,边上挤压的谷捆纷纷掉下来,落在地上。我们先捡掉在地上的“捆儿”抱,地上散落的谷捆被我们几个瞬间收拾干净,然后再搬上面的。

小孩子总是喜欢热闹的,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车上的“小山”一会儿功夫就被“夷为平地”了。这时,我们看见马和驴身上也流满了汗水,父亲和姥爷从缸里舀一瓢水,放在它们的嘴边饮,它们会咕噜咕噜地喝着,我们津津有味地看它们喝。

有时,父亲会抓一把干枯的谷秸秆,放在它们的嘴边,它们探唇过来咬在嘴里,然后一点一点嚼着。嘴里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是如此奇妙,响亮并有节奏。听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我们看得入了神,也很想吃了。

从此,看它们进食便成了我们的习惯。每当晚上姥爷去圈里喂它们的时候,我们便会跟着去。学爷爷的样子往槽里加一把切碎的干草,静静地看着它的嘴左右磨合的样子,听它嘴里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再往旁边的水槽里加几瓢水,才肯离去。

当田里的谷捆被全部运完的时候,院子里也堆积了体积庞大的的谷捆了。

母亲领我们几个把上面的谷穗切下,就只剩下谷草。切下的谷穗被堆在麦场中间,形成尖尖的小丘状。

被切完谷穗的谷草按原路返回依然是人捆的样子。一个个被竖在院子里四面的墙上,它们挨得是如此紧凑,生怕多一点空隙就会浪费掉一点地方一样。

秋收完后,谷草也晒干了。放在篷下,是牲口过冬的粮草。

有时,我们会看到大人为它们剃厚厚的脚掌,据说是脚掌太厚,走路要疼的。

2.

除了马、驴,家里的猪也是小孩有趣的玩伴。

“嘞——嘞——”母亲提着猪食桶去喂猪了。

我们听见声音,便会跑去看。母亲看姐妹们这么有兴趣,便会把这个苦差交给我们干。

早晚,母亲把猪食在火上熬好,备在那里,够一天喂了。我们不上学时,我和姐姐或妹妹便会拿根木棍抬着,还没到猪圈,猪已闻声凑来。

当把猪食倒入石槽时,等在那里的已经迫不及待哄哄地吃起来了。四五头猪把食槽围个水泄不通,挤不进的在后面两个猪中间拱,我们看得哈哈大笑。

等它们吃一阵,我们再喂。母亲给它们起了名字,把其中一个白色个头小一点的叫“小白”,黑色个头小的叫“小黑”,黑白相间的叫“小花”,黑色个头大一点的叫“老大”,最小的一个叫“幺妹”。

母亲说,“幺妹”最挑食,所以个头最小。每次喂食它都挤在后面。怕它饿着,母亲找了一个小一点的槽放了进去,供“幺妹”专用。

再次来喂,我把食倒入大槽,四个大的分别去抢。我趁机往小槽倒入一点,“幺妹”没发现,却被“小黑”发现了。

“小黑”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又掉头来小槽里抢。“小黑”一走,“幺妹”才有空隙钻了进来,谁知刚吃一口,就被旁边的“小白”挤。“幺妹”被迫来到了小槽,却又被“小黑”挤。我拿棍子打了小黑一下,还是不听使唤。我又打,小黑才罢休。

有时看见父亲进猪圈收拾猪篷,我会担心地问:“爸爸,猪咬人吗?”

爸爸说:“没事,不咬的。”

其实我心里还是很担心的,爸爸说不咬,就是一般情况不咬,还是要小心吧。

半年后,除了“幺妹”,那四头猪都长成了。年底,母亲便联系着这行人交了。来收的人在前一天晚上来告知:“今天晚上不要喂食。”是怕第二天多重量的。

“可是不怕猪饿么?”我在心里想。同时觉得这一行很血腥,也同情起猪来。

第二年集市,母亲又会买几头小猪崽回来。

3.

在农村,鸡也是家家都有的动物。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觅食,是小孩最喜欢看的场景。

那时,我家养着七八只鸡。没事的时候,鸡会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晒太阳。饿了,它们就到处觅食。母亲说,喂喂鸡!我们便抓一把玉米撒在地上,鸡们会咯咯咯地从四面八方跑来。

“噔噔噔”,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啄着地上散落的玉米,生怕慢了就会少吃。看它们吃得很香,等地上的啄完,我们会再撒一把,直到它们“噔噔噔”的声音慢了下来。有的鸡开始散去,地上逐渐剩下依稀的几个颗粒。我们才悻悻地

离开,无趣地去干别的事情。

母鸡下蛋的地方常是固定的,“咯——咯——咯——”,当母鸡摇摆着笨重的身体,叫着从院子里某个地方走出,我们就知道她下蛋了。

有时我们在屋里偷偷地窥视鸡叫的地方。小心翼翼的走出屋门,蹑手蹑脚来到鸡的附近,生怕惊扰了她混沌模糊的状态。尽管这样,母鸡还是“扑楞楞”一个猛飞,从半墙腰,要么草垛,要么柴禾旁飞到地上,然后“咯——咯——”地叫着离开。

母亲便会在周周巡视,看蛋下到了哪里?时间久了,母鸡常下蛋的地方都被母亲揣摩到了。隔天,母亲就会在几个老地方巡视一遍,总能搜出三五个鸡蛋。在中午的时候便给全家炒了放在菜里顶中午的美味。

土鸡蛋产量小,母鸡数量又少,我们能吃到鸡蛋的次数也非常有限。那时,吃炒鸡蛋就是给我们开荤了!

能把小鸡养大是很不容易的事。有一次,母亲感觉这段时间能拾到的鸡蛋少了。她仔细观察,在一个新的地方,她发现一只常下蛋的母鸡静静的卧在那里一动不动。

她悄悄走开,等半天那只母鸡离开后,她又来到这个地方。与平时下蛋的地方不同,这是一个茅草特别浓密的窝,不象别的地方,秃地也能下蛋。她伸手往里探了一下,好家伙!那里面藏了足足有十几枚鸡蛋。

母亲拿出一个看了看,蛋皮已经发青,有了黑色的斑点。估摸着有半个多月了吧,鸡崽子已经在里面了,不能再吃了,就没再打扰。

一个多月后,母鸡孵化的那窝小鸡钻出了蛋壳,母鸡除了给它们觅食,就是整天守着。在母鸡的精心照料下,一周后,一个个小鸡就出窝了!

母鸡不用再整天守着孵窝,可以带领着它们到处觅食,观光风景了。母鸡和小鸡们一天天好起来了,却也面临着风险。

有一天,调皮的弟弟在院内疯跑,不小心踩到一只四处乱跑的小鸡,脚踩在小鸡的脖子上,等弟弟发现,小鸡已经死了。弟弟吓得哇哇大哭。

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那可怜的弟弟和小鸡啊!没想到平时捣蛋的弟弟也有善良的一面。从那以后,弟弟变得比以前温柔了许多。

4.

儿时的记忆里还有许多和小动物有关的趣事。万物皆有灵性,相处久了,总会发现它们身上好多让人感到有趣的地方。

那些年,家里的动物朋友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道温暖的风景。

相关文章

  • 忆童年‖那些年,家里的动物朋友们

    说起从小喜欢的小动物,却没有什么印象。自从记忆起,除了小鸡,家里就没什么可爱的小动物了。 在街坊邻居家都养狗养猫的...

  • 那些年,家里养过的动物们

    前段时间去动物园,发现有个院子里专门放了好多普通常见的动物,比如鸡鸭鹅、猪羊牛马等。 我不禁思考了起来,有必要吗?...

  • 那些年,我和我的动物朋友们

    01 小时候,家里养的动物不叫宠物,它们被人们称为家禽、畜生,它们的纯在只是单纯的为人们的食物或者劳力,但对于孩子...

  • 忆童年——留级风波(一)

    忆 童 年 闭目定神忆童年,岁月流转急翻篇。 试问童年忆如何?唯有思绪万万千。 ...

  • 那些时光.🍂 忆童年

    说来自己也很莫名其妙,好好的在做作业,听的歌曲在休息之间,思绪就走进了儿时的生活回忆,那么的怀念,那么的...

  • 《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文摘

    > 童年盼成年,成年忆童年。 年年复年年,年年盼忆年。 未来未盼来,陈年陈忆去。 盼来成追忆,何不悠然行。 > 你...

  • 2017-12-10

    忆童年 ——鲁艳如 说起以往的那些年,以我现在的年龄来说未免有些浅显,真正能提及的,不过也就是那段黑白色...

  • 家里的动物

    今天买了两只小乌龟 两只20块钱,一个乌龟别墅 将近300.心里想着去也许以后都不用换了,便买了.我小心翼翼的拿回...

  • 忆童年的那些事儿(一)

    这两天小妹妹休假来陪我,两个人整天聊着聊着,不自觉得就聊到了很多小时候那些事儿,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 ...

  • 那些年的那些朋友们

    在过去的那些年中,我们有过很多朋友,也失去过很多朋友,在这些朋友的来来往往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朋友的迭代,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童年‖那些年,家里的动物朋友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ky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