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萧红在细节的描写上太精到了,语言简洁,极传神,让人阅读时马上能心领神会,脑海中立刻就能浮现出当时的场景。
比如在《呼兰河传》的第一部中,她描写胡同里卖麻花和卖豆腐的场景让我忍唆不禁,也让我对这些穷苦人们的生活状态产生了深深地同情。
卖麻花的老头,提着装麻花的筐子,里面总共就十来根麻花,他在胡同口一吆喝,整个胡同里的人家都听到了,但都不出门,等卖麻花的到了家门口才出来,就是不买也要看看或问问价钱,而且还要摸一摸看是不是还热着,可见,每个人都是想吃的。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领着孩子要买麻花,她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先挑了最大的一根麻花,老二老三老四挑了剩下里面最大的麻花,轮到最小的孩子时,这个只有五岁,他也想要一根和姐姐一样大的麻花,可是筐子里没有了,于是他就哭闹起来,这样一来,下面四个小的就都去抢老大手里的大麻花了,这一场闹剧看的卖麻花的都失了神。
然后就是豆腐,呼兰河小城的人们,买两斗豆子,放上盐煮煮,然后就吃一年,所以豆腐对他们来说那真的是美味了。买上一块豆腐,泼点辣椒油,拌上小葱,再蘸点大酱,用筷子戳一点就可以下去半碗饭,再戳一下,一碗饭就着就吃完了。所以,呼兰河小城的小孩子大人都很羡慕开豆腐坊的。
萧红不仅在场景的描写上极具感染力,另外,她也很善于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这些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让我对呼兰河小城人们的悲苦境遇有了深刻地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