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在细雨中呼喊》:一个孩子光怪陆离的童年

《在细雨中呼喊》:一个孩子光怪陆离的童年

作者: 余之秋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15:05 被阅读0次

余华老师很擅长写关于苦难的作品,他语言平实犀利,在黑色幽默的笔触下是讽刺的人性,让人读完常有恨其不争的愤懑。所以,阅读他的作品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

孙光林将自己的童年比作为空旷的雨夜,而他的孤独无依就是无人应答的呼喊。也许也还有其他的意义吧。这是一个孩子关于自己童年的回忆,所以文章结构与一个人说起过去一样,略显混乱,甚至有重复颠倒,但总体能表达清楚。

孙光林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祖父孙有元,父亲孙广才,哥哥孙光平,弟弟孙光明,以及祖母、母亲。他爹不疼娘不爱,在六岁的时候被送人了,又在养父死了后被养母抛弃,重新回到了原生家庭。

他以游离在家庭边缘的孩童视角,讲述了自己见识到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其中不乏既残忍又滑稽的黑色幽默。

孙有元,祖上是造桥的石匠,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法谋生,他在父亲死了之后,将父亲的尸体扛到当铺企图换钱,被拒绝之后才将父亲埋葬。孙有元坑蒙拐骗卖草药,却害了一个孩子的性命,他背着老娘逃难的时候,结果让老娘被野狗吃了,然后捡到了同样落难的妻子,到南门安了家。

孙有元的妻子,曾经出生在财主家庭,嫁到了另一个财主家庭,却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被休,不敢回家的她在逃亡受害后遇到孙有元,成为了孙有元的妻子,但是她一辈子都怀念着财主家庭,怀念着抛弃她的前夫家庭。

孙有元老了之后,在儿子手下苟延残喘讨生活,甚至作出了诬陷孙子的行为。

孙光林的诞生是因为孙广才情急的欲望,他出生那天,母亲生下他后自己剪短了脐带,继续给干农活的孙广才送饭。他被送养到了王家,在那里度过了半年,曾经短暂地获得过养父养母的亲情,最后养父因为偷情被发现而自杀,他也失去容身之所。

孙光平在小的时候是个不错的哥哥,是个有血性的青年,后来也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孙光明因为救人死了,孙广才和孙广平梦想着被报道后成为英雄的家庭,梦想着发大财。发现希望落空后,他们去勒索了两百块钱。

孙广才一开始只是个市侩的农民,后来他爬上了寡妇的床后为了那点子事情将家中的东西都搬去贴补寡妇,完全不顾妻子孩子的死活。妻子和寡妇发生冲突,他在旁边嘻嘻哈哈地旁观喝酒。最让人无语的是,孙光平也是寡妇床上的常客。孙广才做了一辈子的混蛋,最后掉进粪坑淹死了,到了黄泉也是一身臭。

孙光林的祖母和母亲都是传统的女人,她们是丈夫影子,在家庭中毫无话语权。

孙光林有成长中关于生理心理方面的困惑,也曾经有过友谊,有苏宇,有国庆,有鲁鲁,但他们都在他的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而退出了。

吃苦教育是最近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古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人很提倡“吃苦教育”,觉得让孩子经历苦难才能成才。曾经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也用过所有受过的苦都将成为人生中的财富来安慰过自己。

人其实不必特意去“自找苦吃”。孙光林的童年是一场苦难,见识过种种可笑的人性,那是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情况,人为了生存作出一些行为也未必不能理解。孙有元、孙广平们都是在那个动荡贫苦年代顽强求生的普通人,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自然有种种缺陷。他们为了生存有自己狡黠的智慧,面对困难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这是人的自我解脱。

我们需要做的是珍惜现在的生活,不仅要食物充足,更要精神丰富,不让历史重演。

相关文章

  • 老公为我赋诗一首之十八

    在细雨中呼喊, 旧世悲催, 岁月悲戚。 在细雨中呼喊, 人性百态, 生活百变。 在细雨中呼喊, 情随时移, 爱因时...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

  • 《在细雨中呼喊》

    书中以第一人称“我”,从孙光林的角度阐述了他从六岁到二十岁的感受和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六岁左右的记忆是模糊的...

  • 在细雨中呼喊

    003-2018年4月第1本书《在细雨中呼喊》 读这本书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感受。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孤单、虚荣、恐...

  • 在细雨中呼喊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 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余华 也许冷雨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 终被时代曲折冲洗过 成为...

  • 在细雨中呼喊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源于对时间的感受,也是本书作者与书中人物的约会。在这本书中我找不到人性的善,也许只...

  • 在大雨中呼喊

    我确定,我不再喜欢下雨天。 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这个世界变得压抑,无时无刻不在消磨我的意志,最后连叹气都变得慵懒...

  • 在细雨中呼喊

    我同绝大多数人似的走到了青年时代,头脑与精神似山野般青葱繁茂的一段,老者对我们羡慕,幼童又满心期望,然而这些描述...

  •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标题总是很好,《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以一次一次的卖血为线索的。而最近读完的《在细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细雨中呼喊》:一个孩子光怪陆离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m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