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分钟商学院 - 消费心理学

5分钟商学院 - 消费心理学

作者: 57f45718d8fa | 来源:发表于2016-11-12 20:20 被阅读0次

心理账户

生活必要开支,家庭建设,个人发展,情感维系,享乐休闲等

一个人不愿意花钱做一件事不是因为抠门,是因为花的钱不在对应心理账户里面。比如自己不愿意买很好的东西,但是愿意买了送人,这就是同样东西的消费目的在不同心理账户里面开支的原因。

通过转换商品在用户的心理账户,来影响消费者,把用户从不愿花钱的账户转到愿意花钱的账户中去。

沉没成本 协和效应

做决定的时候,不仅仅看事情本身是否有好处,同时会注意自己在过去对该事情是不是有投入。

已经在你身上花费很久的时间的导购会让利,收取客户的定金,举办盛大婚礼。

沉没成本就是已经发生的花费,有目的性制造对方沉没成本有利于交易成功。如果能理性思考,克服沉没成本带来的心理偏见,就可能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比例偏见

在很多场合,本该考虑素质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的变化,也就是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字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一件商品在A店100块,B店60块,可能跑去B店买;但是另一件东西在A店10000块,B店9950块,我们可能不去买。我们为了省40块钱去做B店,但不愿意为了省50块去B店。

   买1000元的东西送50块钱的商品,不如买1000元的东西加1元换购50块钱的商品?赠送时用户心理感知比率是1000:50,而换购是1:50.

   4g内存卖200,可能并没有什么吸引,但是4g内存的电脑卖4800,而8g的卖5000,就会觉得划算,因为200块钱使性能提升了一倍

低价商品用打折方法,高价商品用降价,可以分别让用户得到更高的优惠感。

换购方式让用户关注价格变化很大的小商品上而感到优惠

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到非常贵的东西一起卖,相对于单独卖有更高的价值感。

损失规避

等量的损失比等量的得到更加敏感

以旧换新替代打折:本身有手机还不错,用旧手机抵200,比把新手机降价200更容易让人接受。

用获得的表述框架替代损失表述:商品500,送货加20,不如商品520,自提减20

条件成熟时,可以无理由退货,可以免费试用几个月等,不用担心用户退货或者不付钱,因为当用户习惯了商品之后,对于失去商品的代价比付等量的钱要高。

价格锚点

托奥斯基,两个原则判断价格是否合适

1.避免极端:当有3+选择的时候,用户倾向于买中间的商品。

AB两商品,A便宜性能低,B贵性能好,想突出销售B采取的策略不是跟用户讲B的性能到底好在哪为什么值这么多钱,而是生产一个比B略好增加附加功能漂亮外观但是贵很多的C,这样用户一看自然很容易愿意购买B

2.权衡对比:消费者会参考同类产品让自己有可衡量标准。

您愿意花6k保养您的车,为什么不愿意花600做个体检呢?


消费者很难找到合理价格,因为合理价格不是用成本决定的,而是用心理感知决定的。

消费者并非为成本付费,而是为商品价值感付费,价格锚点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可对比的价格感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分钟商学院 - 消费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of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