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罗(又译为毕洛或皮浪Pyrrho,前365或360年——前275或270年),出生于希腊城邦爱利斯,早年做过画匠,后改学哲学,追随德谟克利特的继承者阿那克萨库(Anaxarchus)多年,曾参加亚历山大东征军队的远征到过印度。生前无著述,他的思想经传记作家拉尔修和恩披里柯的介绍,受到各派哲学家的重视,是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612205/933507691466467a.png)
一、主要思想
1.悬搁判断。皮罗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可判断的,即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由于这一原因,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因此,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
2.不动心。皮罗所说的“不动心”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完全消极的状态,既无思想感情冲动,又无积极的作为。据拉尔修写的传记,皮罗不关心任何事物,也不避免任何事物,对像车祸、摔倒、被狗咬之类的危险无动于衷。另一种更为合理的观点是,“不动心”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接受生活的四条常规:自然的指导,情感的约束,习俗和法律的传统以及技能的使用。按照这种理解,“不动心”只是平常心而已,并非哲人才能达到的高深境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8612205/841080ed1001568c.png)
3.如何成为哲学家
皮罗主张一个人要成为哲学家,先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万物究竟是什么?人类对万物毫无所知,所知道的只是人的意见,任何一种说法都有反面的意见。第二,人类跟万物有什么关联?人类希望和万物有什么关系,也是没有任何把握去说的。第三,人类对万物的态度应该如何?要完全存疑,对任何问题都不应该说出任何肯定的话。
二、轶事与名言
皮罗活到90岁,完全靠他几个学生来保护他。譬如说对面一辆马车冲过来,皮罗就要问,这听起来像是马车的声音,看起来像是一辆马车,好像马也朝着我冲过来了,但这是真的吗?感觉不可靠,那用理性去判断,理性判断也不可靠,皮罗站着不动,陷入怀疑状态。还好,他几个学生学艺不精,赶快把他拉到一边,救他一命。
有一次,皮罗的朋友跌入泥坑,他径直走过,没有出手相助。
有一次皮罗和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而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对他们说,这是哲人应当具有的不动心状态。
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有善恶的区分,一切都是人的观念、习惯、法律所造成的。
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选择的结果,认为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好;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些行动都是本于信仰,而信仰是虚幻的。
人生应该对一切都无所取舍,都不动心,这样就不会被欲望所困。
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