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二次元猫小姐
大李和小李是堂兄弟,俩人的孩子同年,都是今年参加的高考。
大李的儿子马上就要进入北京一所985名校开始大学生活了,小李的儿子至今只收到一堆高职高专的广告单。
小李愁得很,准备安排儿子复读。眼看着又快开学了,儿子还天天沉迷于玩游戏打桌球,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小李给远在广东的大李打电话:哥,我这辈子只能指望伢仔出息了,老家教育质量不行,我把他送广东去读书,你帮我联系个好学校吧?
大李严辞拒绝,告诉他:自己不思进取,一心指望着孩子争气是不可能的。
20年前,大李和小李一起南下打工。小李无法忍受工厂的长期加班,没坚持两年就回老家了。后来,种地嫌辛苦,学手艺嫌复杂,这些年的收入主要就靠接些拆装空调的活儿,偶尔也去街上跑跑电三轮,没事就泡在牌桌上。对儿子的管教,小李向来只遵循一个原则:考不好就打。
大李勤勤恳恳,从流水线做到主管,从小工厂跳到世界五百强,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多年的打拼经历让他明白如何去培养孩子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而且他也一直在竭尽所能地为儿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孩子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超强的领悟能力,学习从来不让大李操心。
大李说得没错,兄弟俩的实力悬殊是小李为儿子换多少学校也无法弥补的。
有句话说:这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是先飞的;第二种是嫌累不飞的;第三种,是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的。
小李就是第三种。自己不上进,却指望着孩子能通过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他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学校,从没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资本可以与其他孩子竞争未来。
大李是第一种,先天条件不好,但是以勤补拙。能把短板补上,孩子的起点自然也就高了。我曾在艾小羊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话,用在大李身上最适合不过:
越是拼搏过的父母,越知道教育的重要。他们明白奋斗的艰难,人生的不容易,能将自己受过的苦,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学习、思考习惯,传承给孩子。
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他能接触到的资源,也决定了他的眼界与见识。家庭氛围影响他的学习态度,父母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则关系着他需要努力的程度。
有一期《奇葩说》上,张泉灵讲了一个她在做公益时发生的真实故事。
她所参与的慈善组织给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聋儿面临实际情况是:若在7岁之前不植入人工耳蜗,他就听不见这个世界的声音,也意味着无法开口说话。
当时基金会碰上两个家庭:
第一个家庭,赤贫,不仅交不起20万耳蜗植入的费用,甚至自己家都揭不开锅,父母完全没有受过任何的教育。
第二个家庭,月收入4000,在当地的小镇算一般之家,也负担不起20万耳蜗植入的费用,但孩子的父母读过高中。
当时基金会所做的决定是,把唯一的机会给第二个家庭。慈善机构的考量是:要把从爱心人士兜里捐出来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张泉灵说:聋儿植入了人工耳蜗之后能不能讲话,很大程度还依赖于父母能不能教他。所以如果父母受过教育 ,能维持一个正常的家庭,会让这20万块钱的植入变得更有价值。
这是一个辛酸的故事,基金会的处理却在情在理。面对稀缺资源,有能力把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人才是资源的最佳归属。对于这两个残疾孩子来说,父母能创造的教育环境,就是他们能在这个世界翻盘的筹码。
做慈善如此,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如此。
在温饱线挣扎的家庭,父母为了子女的生活就已经拼尽了全力,在教育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别说早教、名校这些设备了,就连最基本的陪伴,都是很困难的。
小资家庭则不然,父母不仅可以保障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有精力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扎实的经济条件也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40年前,大部分人都出身寒门,吃不饱,穿不暖,教育水平不相上下。为什么40年后,阶层分化会变得这么严重?
因为,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竞争在加剧。
那些有胆识、有远见、敢吃苦的人,占领了金字塔的上层,他们的孩子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越爬越高。
那些不敢冒险、格局有限的人,长期处于金字塔的中下层,他们的孩子由于各种资源的匮乏和眼界的限制,即使是天资聪颖也会被各种二代轻松碾压,越来越难以翻身。
我们的父辈,只需要跟人拼努力;我们这一代,需要跟人拼出身和努力;我们的孩子呢?他们可能好不容易才能找到一条通往罗马的路,而面对生在罗马的人,却连竞争资格都没有。
其实,孩子与孩子之间在先天上的智力不会有多大差异,而父母与父母之间却是千差万别。家庭、教养、价值观、生活习惯,都是影响孩子后天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断进取、拓宽视野的智慧型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财富。孩子能够站在优秀父母的肩膀上,眼界自然更开阔,世界观也会大不相同。
所以,为人父母者,千万别想着安于现状。不然,将来需要为你的懒惰买单的,不仅有你自己,还有你的孩子。指望着靠孩子逆转自己失意的人生,那都是在给孩子挖坑。
你不努力,就轮到你的孩子赔上几倍的努力。
- END -
作者简介:二次元猫小姐,一个只想写好文章给你看的塌鼻子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