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剁手党已经开始倒计时,等待双十二凌晨时分的决战了!嗯,你的人民币、储蓄卡、信用卡、花呗都已准备得妥妥了吧?
“有必要吗?”
剁手党齐声、大声喊话:“当然!”
囤货省钱论:“促销多便宜,不买就是吃亏呀!多囤货,放在那里不吃草不吃料,纯省钱!”
潮流新款论:“这是今年冬天的最新款,当然要!必须要!”
时下实用论:“现在是本年度最冷的时期,当然要赶紧买些保暖装备武装上身啦!”
……
但是,这真的是我们买买买的最有力的理由吗?
打着双12的旗子,我们买的东西真的便宜吗?这个东西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我有空间去承受这么多东西吗?
事实上,真正吸引我们清空购物车的东东,并不应该是最便宜、最新款的,而是那些性价比最高、最适合自己的。
这个原则,是我们评估东东是否真正值得我们购买的铁的原则。
1. “什么是性价比最高?”
性价比最高的东东,其表现为:使用次数较多,适用于多种场景。
举个栗子说,如果我们要买一件衣服,卖价500元,如果我们一个月穿10天,穿一年,那么每次的价格约为4元。如果一件衣服,卖价100元,但我们只穿一次就再也不穿了(不想穿或坏掉了),那么它的性价比则远低于卖价500元的衣服。
再举个栗子说,如果一件衣服可以在上班时穿,可以在拜访客户时穿,可以在参加聚会时穿,还可以在陪伴孩子时穿,(当然不用这么多使用场景也可以),那么,它就具有了“适用于多种场景”的属性,同样是性价比较高的东东。
回到前面某剁手党的理由,促销囤货划算吗?买了不吃草不吃料的东西,看过保质期吗,居住空间被占的压抑感,很快被购买的激动兴奋替代。
2. “难道它不适合我?”
是的。对于追逐潮流者,是否适合自己,这是一个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诚然,潮流总是容易动人心。但是,并非所有潮流颜色、潮流款式对每一个年龄段、每一种肤色、每一种气质的人群都具有普适性。
比如说,2017年冬天流行焦糖色,笔者曾兴冲冲地尝试了一下,但是发现与自己的肤色非常不搭配——显得气色暗沉。
再比如说,潮流服装风格元素与个人性格气质的契合性。如果不契合,可能显得着装者不够端庄、过于老成,等等。
这都属于潮流小物不适合的类型。
3.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有质感的单品
以外套为例,一件有质感的外套大衣,显示的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说的“档次”。
购买外套,特别是秋冬季节的外套大衣时,应当着重质感。高质感的表现:
剪裁符合人体工学、线条流畅;雕塑身材,扬长避短;接缝对称、无线头、不起球;轻盈保暖,等等。
平衡经典和潮流
有一句话说得好:“经典款可靠,流行款出彩。”简单讲,经典款可以穿很多年,不过时,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让人信赖的选择;流行款让人感到着装者的潮流时髦活力,但是非常容易过时,使用次数不多,可能一年就下岗了。那么,如何做出选择呢?
一个理性的、充满人性化、温情的建议就是:
对于需要在重要场合(商务会谈、拜访长辈)使用的服装、包包等,要选择有质感的。
如果偶尔自己想转换心情,则可以在更换频率较高的小物类别上选择快速时尚品,比如T恤、围巾、腰带、小拿包等。这些潮流小物很容易让人们感到开心,但因其往往做工粗糙,所以不建议下手太重,买得太多。
当然,如果我们对某一类单品有一种执着的偏好,那么我们也可以追求质感——这很容易上升为“收藏”。这种质感与喜欢是眼睛看不到的,但却牵连着我们的幸福感。
现在,请打开你的购物车,对着每件宝贝依次问问下面四个问题:
“买了这个东东的话,我可以用几次?”
“它的质感有助于我的形象提升吗?”
“可以在很多场合使用?”
“它会让我开心吗?”
每一次理性的消费,都应是一次真正审视自己的过程,一次让自己变得更美好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拆包裹、购物攀比、囤货费钱、发泄心情的快感。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让你满意的,那么,请抓紧时间,果- 断- 滴! 买-买-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