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娃,黔驴技穷。但不能任由释放天性。告诉自己,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成长。只有陪伴,才能了解孩子;只有陪伴,才能理解孩子;只有陪伴,才能走进孩子的心,但愿一切尽人意。
小家伙能说会道,但对作业有些反抗,特别是关于写。要么应付,要么带着极不情愿的情绪去完成,作为妈妈,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咋办?只有写了才会写。所以,好好陪伴是我此刻能做的事。
曾经的我也在“陪伴”,孩子在写作业,我在看书;孩子在运动,我在静静地看着;孩子在玩沙子,我在默默的守着,貌似挺和谐的画面。可孩子不乐意了。为什么只有我在写,我在跳,我在玩呢?妈妈为什么只是在看呢?对啊!我为什么只是在看呢?为什么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呢?这是高质量的陪伴吗?我还可以怎样呢?是否可以改变自己,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更好的参与孩子的生命成长。听听孩子的声音吧!
“儿子,你觉得我们家的生活还可以怎样过得有意思?你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可以怎样完成?”
“多陪我玩玩。你的语文比较溜,当我和爸爸的老师,每次听写,我和爸爸pk。爸爸的体育比较好,当我和你的运动老师,我觉得爸爸最重要,有了健康的体魄,才有聪明的头脑嘛!我就当您和爸爸的英语老师,因为您们俩的英语比较差,大家发挥各自特长,比较合理。”儿子眉飞色舞的说到。
“好的。”我们爽快的答应,夫妻俩互相对视而笑。
“儿子,拥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是不是也可以有愉悦的休闲生活啊?你可不可当爸妈的钢琴老师啊?我好想好好学钢琴,你每天先弹给我们听,再教我们弹可以吗?”我若有所思的看着儿子。
儿子爽快的做了一个ok的手势,“可以。”我们三人而笑。这餐午饭吃得格外开心、舒心。
在孩子的世界里离不开“好玩”两字,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呢?每一样东西,只有觉得有意思,才能深入了解,才能静心探索。
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中谈到:孩子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互惠的过程。成人势必要与学习者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协商、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存在谁占有谁。
是啊!不祈求孩子有多大成就,但愿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自己曾经的过错,为自己曾经的忽略买单,承担起母亲的责任。
此刻,儿子正快乐的当着小老师,给爸爸批改默写的古诗《所见》,并告诉爸爸,“樾”字容易写错 应该怎样记,爸爸在认真的当着学生,一直面带微笑地看着一脸认真的儿子。妈妈心中暗笑,心里如明镜般清楚,爸爸哪个字“肯定”会写错。
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