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杨绛《我们仨》
今天重温了一遍由斯嘉丽主演的《婚姻故事》。
婚姻生活本来就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要从一个人的生活过渡到两个人共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之间的思想、观念等不断相互摩擦,时间久了生活便变得千苍百孔,双方矛盾不断累积后,如果得不到协调,便会有朝一日爆发。
所以结婚是生活的开始,当激情退却后,才是的生活本身。
影片中讲述了,原本戏剧导演查理和演员妮可,在结婚后过了一段美满的日子,妮可辞去了演员的职业,专心打理查理的戏剧事业,而查理也不断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就,但渐渐地妮可发觉失去自我,在不断地寻找自我和家庭生活之间挣扎,最终妮可提出离婚,双方陷入争取抚养权的离婚官司中,婚姻生活中丑陋的一面就此被揭开......
图片源于网络在婚姻生活中,本来旗鼓相当的双方,后来变成了一方在理所当然,一方在痛苦挣扎
在影片的开头,由主角双方朗读出对方的优点,在此看出双方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
而女主角是在少年就已经是一名影星,而男主角也是在导演戏剧方面具有天赋,两者在婚前的地位可算是旗鼓相当的。
但双方结婚后,必定要一方为家庭作出事业或人生规划的牺牲,而牺牲的一方往往是女性。
从前由于社会环境原因,更因社会经济原因,“男主外,女主外”的家庭模式更能与当时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相匹配。
于是这种家庭合作方式,便一代传一代直到社会经济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型,并极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促使女性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走向各个社会岗位。
经济决定社会地位,一批又一批的女性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在社会的话事权越来越有分量。
但是社会形态改变,似乎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改变,“男主外,女主外”的家庭模式仍然被公众默认。
于是,有能力有理想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处境显得尴尬,一方面为家庭付出显得心力交瘁,另一方面又想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不得感到痛苦。
而男性只顾在外朝自己的事业目标进发,对女性为家庭的一切付出感到理所当然。
因为查理的理所当然,所以当他收到妮可的诉讼离婚文件时显得错愕和不解。
原来从前妮可对他说出的一切规划和愿望,他都只当作是普通的聊天和玩笑。
这让我想起培育鲜花的花泥,人们永远看到的只是鲜艳的鲜花,就好比男性在外的成功事业,而对花泥,即女性在家庭背后的付出视而不见。
在婚姻生活中,男方想到的是失去了什么,而女方想到的是付出了什么
在影片的后半段,因为双方在各自立场上各争一词,终于在一次交谈中爆发怒火,在语言上进行人生攻击,继而攻击各自的家人,最后变成诅咒辱骂,最终狼狈收场。
在这段对话中,看出了男女的思维差异,妮可一直在强调自己多年来为家庭付出了什么,而查理一直强调与妮可结婚后,自己失去了与其他更优秀的女人发生关系的机会,甚至认为妮可与自己结婚纯粹是为了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
的确,双方结合共同生活,除了以爱情为基础外,或许各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就是婚姻生活丑陋的地方。
双方各自的心里都有一个小天平,这个天平一边承载着付出,一边承载着收获,有一日天平失衡了,必然会遭致心中不满,当不满积聚久了便成了怨恨。
当怨恨爆发时,整个家庭内部便会土崩瓦解。
图片源于网络在养育子女的问题上,社会对待男性女性的双重标准
在影片中可以看出,妮可养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是比查理强出不少,而且妮可与儿子的相处时间也比查理的多得多,儿子也对母亲比较依赖。
人,总不能是十全十美的,即使作为一个母亲也一样。
但世俗眼光中,母亲就应该是完美的,不能出错不能埋怨辛苦,否则,就像玷污了“母爱和母亲”这两个神圣的词语。
只要有一点点瑕疵被人发现,人们就会觉得她们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坏妈妈。
相反,在养育问题上,人们就对男性宽容多了,在热点或明星新闻中,只要出现男性煮了一餐饭,带了一下小孩,就会冲上热搜迎来一阵阵美誉,尽管出了小小错也能被原谅。
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每次出现孩子受伤、闯祸或因母亲患上忧郁症而带上孩子自杀等新闻时,网络上的评论多数是倾向于指责母亲为大多数,仿佛悲剧中的父亲都不在场,都不用付任何责任的感觉。
现状发生改变
好在,现代女性处理家庭事务的比例,比男性高,这一现象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根据美国一网站,在2019年对3000对异性配偶中调查显示,在处理家庭杂事方面男女双方的比例趋于平等。
在美国大约37%的女性负责家庭开销,与此同时,男性占34%,而且据统计,从2007年起,男性担负起日常生活品的购买比例增多,而女性从1996年以来负责家庭采购的比例下降了14%。
这并不是说,丈夫与妻子之间要将家庭事务平均分配,是双方家庭地位平等的标志。
而是,男女双方在家庭内部尽可能地相互承担一些事务,这有助于双方相互理解和体谅各自的辛苦和难处,让家庭生活更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