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陀的教义及我的思考

佛陀的教义及我的思考

作者: 拙觉 | 来源:发表于2015-07-14 16:38 被阅读163次

上个月参加了十天的Vipassana内观课程,加上之前阅读了葛印卡老师的《内观》,从而可以一窥佛陀的教义,现在在此做一个小的总结,同时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在我看来,今天所谓的佛教里面有很多仪式性的东西早已脱离的佛陀的本义。去年去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随处可见的是烧香请愿,却没有一丝见性成佛的禅味。

事实上,佛陀本人最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如何真正的解除痛苦?

经历过自己的修行,他发现痛苦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厌恶或愤怒等负性情绪,你讨厌一个东西,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很不舒服,想逃避它,例如你讨厌自己没钱,一旦你确实没钱了,你就很郁闷很难受。

另一个则是喜爱或高兴等正性情绪,这是为何?佛陀发现,一旦我们喜爱某个东西我们便会生出依恋attachment,可是,我们总是无法一直拥有那个东西,依恋越强,一旦失去后,我们的痛苦便越大。例如,我们特别喜欢某个人,但假如他一旦离开了你,或突然离世,你便会陷入极强的痛苦之中。

两者之外,还可以加上一个无明,就是如果你对这一切过程缺乏明了的话,你就会不断陷入痛苦的循环之中。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贪、嗔、痴”。

那么如何永远的解除痛苦呢?

答案就在于内观Vipassana。内观是一套技术、方法,让我们能脱离痛苦。佛陀发现,任何一种痛苦,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的“感受”sensation。佛陀把我们人的心理过程分为4种,首先是意识,其次是分类、整理,然后是感受,接着是反应。也就是心经里提到的五蕴的后四种:识,想,受,行。“识、想”只是纯粹的接受和分类,感受则给予评价,“愉悦”或“不愉悦”,从而做出接下来的反应。

实际上,我们为何总是会陷入痛苦之中呢?因为我们总是太听任我们的感受,迅速的做出了反应。破除痛苦逻辑链条的关键就在于”感受“,如果我们仅仅是观察我们感受,不做任何反应,那么我们便能打破痛苦的逻辑链条。在Vipassana十天的课程中,实际上我们主要训练的就是这一条:去客观的、如实的、不生任何反应的观察我们的感受。

如果你真的有过一点点训练,你会立刻发现感受的一个特点:无常。感受生起了,但慢慢的又落下了。例如,我自己观察自己被蚊子咬的过程,我会感受到痒,突然的一刻,像电钻一样钻到你的皮肤里,真是痒,而且“痒“还开始游走,但慢慢的,慢慢的,你感受不到一点痒。然后突然在未来的某一刻,又突然升起一股痒,钻下去,游走,又消失不见。

同时,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要一直保持平等心,也就是对任何感觉要一视同仁,而不是只观察某种特定的感觉,保持对所有感觉的同等的觉知心。另外,一开始你可能只是对皮肤表层的感觉进行观察,以后你会慢慢的深入到身体的内部,最后你可能对整个身体的感受有一个全然的觉知。然后,你依然只是客观的观察,而不生任何反应。

佛陀认为,凭借着对感觉的不生反应的观察,你就能脱离痛苦,了悟生命的实相。以前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对感受做了太快的反应,愉悦的感受,我们想要更多,可是哪里可能会一直满足呢?不愉悦的感受,我们想要逃避,可是,怎么又能永远避开呢?所以唯有让我们全然客观的观察,我们才能脱离带给我们痛苦的”反应“。

佛陀描述到,如果我们持续的进行内观训练,我们就能不断的脱离我们旧有的习性反应,净化自己的内心,最后就能生出超脱一切的祥和。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做独自的游戏,我们还会生起心中的爱和善意。

以上就是佛陀教义的核心部分了,接下来陈述一些我自己的思考。

1似乎感觉佛陀学说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解除一切痛苦,从而活在永远的安详和宁静之中(他们也把这个描述为‘喜悦’)”。或许用“痛苦”这个词会产生误导,只让人想起“难过或不开心”这种情绪,但实际上佛陀所指应该是“烦恼”,脱离一切烦恼。但即便如此,应该抛离一切烦恼么?

曾经读过加德纳的《创造力大师》,在他做的对天才的总结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天才,都生活过一段逆境时期,焦虑,烦恼,苦闷,痛苦,但最终他们走了出来,那段逆境反倒变成了以后生活的极大动力。我自己也是如此,倘若没有高考考研的失利,我反倒没有现在这样坚强,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心态。

2假如你要说,如果按照佛陀所说的去做,你也会获得好的心态和动力,但那是一条走向另外方向的路。我们都知道佛陀讲的是“出家”,因为当你仅仅是观察一切感受,不做任何反应,那么很自然的,到了一定程度,你会走到一条出家的道路,因为生活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载体,不再具体特定的意义。

事实上,对一切感受不做反应,脱离一切烦恼的背后,就是社会的整个停滞。试想如果所有人都走这条道路,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得和平、祥和,但肯定也没有了任何发展,每个人只关心去观察自己的感受,以及帮助和同情他人去做同样的事。

3在课程的讲座中,葛印卡老师一直讲佛陀宣扬的是“自然的法则law of nature”,但我想,自佛陀去世后至今两千多年,佛陀的教义从来没有全然的普及到全民,或短暂的普及到某个地区的民众,但最终又被放弃,我想,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或多或少的表明了对佛陀教义的“自然法则”, 也就是说佛陀法则的有效性是一直没有得到人类社会的证实的。

4或许有人会讲,佛教也表达普度众生,并不只是关起门来了悟自己,例如目前的人间佛教,例如课程中葛印卡老师表述的同情、爱、善。但实际上他们的路径是内佛外儒,他们的生出的大爱,生出的同情心,都是基于他们了悟了烦恼与生死,而大多数世人还在“执迷不悟”,于是他们要去渡世人,从而让他们也得以解脱。换句话说,让大家都走他们类似的道路。所以佛陀讲的社会责任感、讲的大爱,是无关于任何科技、政治、经济等等的,而是让大家按照他建议的方法去修炼。

5说了这么多质疑,但佛陀的教导的确也存在有益的一面,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物质社会。我自己很早就体会到,我们的欲望很容易被放大,例如,也许一开始我们只想要一个自行车,后来则是想要摩托车,再然后想要汽车,汽车又分等级,一开始也许比亚迪就够了,但接着想要丰田,后来又想要宝马,等等,等等。我在早期对自己的观察中,以及很早对克利希纳穆提的阅读中已经体会到了这些。在我看来,尤其是对我自己的心态上,佛家的教义是一个非常好的调节,能让我认识到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而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所以,一定程度上,佛教教导的冥想的方法是我应该要坚持下去的,观心,是一条觉明的道路。

6但我自己最终还是会走内儒外佛的道路。一方面,我发觉我自己存在着事业心,想去做自己一番事情,这颗种子很早就种下了。并且我也发现,这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而在这过程中,痛苦和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一定必须的,它们反倒会是财富,所以我也不十分排斥。另一方面,儒家的道路中,很容易沾染功利心和急迫之心。这时候佛家的平常心态度,活在当下的态度,反倒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和调节,让自己既能享受路途上的愉悦,能到达最终目的更好,如若达不到,也算是问心无愧了。我猜想,早年研习过儒释道的王阳明,最终也是做出了相似的选择吧。

7前几天与爱人讨论思考儒/佛/基督,简单的总结在此。

相关文章

  • 佛陀的教义及我的思考

    上个月参加了十天的Vipassana内观课程,加上之前阅读了葛印卡老师的《内观》,从而可以一窥佛陀的教义,现在在此...

  • 佛教的根本教义

    佛陀的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这样的思想,佛陀的悟道...

  • 佛陀教义的根本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

  • 佛陀教义-开示

    问:显神通的危害 开示:比丘们专注展示神通,信徒们就会不信仰正法,搞个人崇拜,置正法于不顾,转而崇拜神迹,比丘们就...

  • 《悉达多》——经历(实践),沉浮(转化),唵(圆融)

    悉达多对佛陀说,佛陀的教义很好,无懈可击,但是他之所以没有像他的朋友果文达那样,听了教义就决定皈依,是因为他羡慕佛...

  • 佛陀教义的起源与传播

    并非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想法,人们几乎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包括宗教这个领域在内都有不同的需求兴趣和性情。身为善巧的...

  • 学习笔记—佛陀的根本教义

    一、四圣谛是基于有限之苦,明晰个人与人类之苦。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现象,是人自我需要摆脱的;集...

  • 懂得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还是一种高深的佛教教义,它最早出现在《五灯会元》中,其中有一段与佛陀相关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佛陀有一次讲经...

  • 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 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是 “道”...

  • 佛陀

    今天看了几集<<佛陀>>,悉达多抛弃家业,开始修行。深感这部电视剧的智慧启迪,每一集都有一些台词让我对佛教的教义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陀的教义及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wu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