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诗经共读专题读书笔记
【诗经美读(5)】“原来她要回娘家”——读《周南·葛覃》

【诗经美读(5)】“原来她要回娘家”——读《周南·葛覃》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05:15 被阅读169次

    书影

    原诗及注释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

    覃(tán):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施(yì):蔓延。中谷:山谷中。

    维:发语助词,无义。萋萋:茂盛貌。

    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于:语助词,无义。于飞,即飞。

    集:栖止。

    喈(jiē)喈:鸟鸣声。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莫莫:茂盛貌。

    刈(yì):斩,割。濩(huò):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絺(chī):细的葛纤维织的布。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服:穿。斁(yì):厌倦。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言:一说第一人称代词,一说作语助词。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一说女师。

    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薄:语助词,或曰为少。污(wù):洗去污垢。私:贴身内衣。

    澣(huàn):浣,洗。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或曰为礼服。

    害(hé):通“曷”,盍,何,疑问词。否:不。

    归宁:出嫁后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宁,安也,谓问安也。

    直译

    葛藤绵长,蔓延在山谷中,它的叶子茂密。

    黄莺飞翔,落在灌木丛中,它的叫声动听。

    葛藤绵长,蔓延在山谷中,它的叶子繁盛。

    把它割回来又煮过,织成细布和粗布,穿着它从不厌烦。

    告诉女师,我要归宁。清洗我的内衣,清洗我的外衣。

    该洗的不洗的都打点清楚,我要回家探望父母。

    解读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谈“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瀚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郑笺》补充:“归安父母,言嫁而得意,犹不忘孝。”《毛诗正义》亦持此论。

    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是后妃自作,故没有赞美之词。但可以通过这首诗看出后妃“已贵而能勤,已富而能俭,已长而敬不驰于师傅,已嫁而孝不衰于父母”的品德。

    这种观点被清代的方玉润驳斥:“后处深宫,安得见葛之延于谷中?而见此原野之间鸟鸣丛木景象乎?”说是后妃之德云云,完全没有根据。方玉润认为,此篇也是采集自民间,“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关雎》说的是初婚时的情景,此篇是谈妇女回娘家的情形。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中的“师”,并非什么地位高贵的“师傅”,实际上是贵族家中的年长保姆一类的角色,略同于“奴婢”,是“一种家庭奴隶”。因为见多识广,所以负责教导妇女,尊其一声“师”,不过是客气而已(闻一多《诗经通义—周南》)。“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这几句,实际上是妇人安排师氏为其洗衣服,准备回娘家。

    如果家中有此等奴婢,则这位兴冲冲准备回娘家的妇女,也不会是贫民家庭,至少是有一定地位的小康之家。

    就这首诗的解读,胡适还曾闹个笑话,说这是反映女工人放假急着回家的心情(《谈谈诗经》),被周作人嘲笑了一番,后来正式收入文集时,把这段给删掉了。

    抛开经学家附着上的道德说词,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即将回娘家看望父母的小妇人,怀着愉快的心情做各种准备。可以看出,她平时勤劳能干,家庭也很和睦,但很久没能见到父母了,所以竟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素心绿叶:《诗经》值得一读
      • 简阅人生a:这样的解读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写什么。😜
        金台望道:@阿苏诗文 是呀,何况我准备日更、通读完全书的,天天想新意,估计是写不下去的:blush:
        简阅人生a:@金台望道 太对了!当初共读时,我好纠结啊!别人写了那么多,我还可以说什么?
        金台望道:@阿苏诗文 您早!:sunny:我觉得几千年了,大家围绕着这个写的文章、吵的架够多了:smile:无需我再多说什么,我也说不出什么卓见,把看到的有意思的事情整理一下就足够了

      本文标题:【诗经美读(5)】“原来她要回娘家”——读《周南·葛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xm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