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个下午,和不同的朋友们见面聊天,这是我回到家乡后除了家人以外的互动交流。
就像田野中不同的花儿、树木一般,每一位朋友也都散发着各种不同的芬芳和气息,在彼此的交流中激荡出不同的旋律。
我也看见自己在与不同特质的朋友交流中,呈现的状态也有所不同。
在表达欲更强烈的朋友面前,我自动成了倾听者;在愿意聆听的朋友面前,我转而成了表达者;而另一种则是表达与聆听大致平衡的状态。
若将互动的双方,看成是彼此为对方给养能量的两端,那么,第三种平衡状态下,彼此都能收到供给。
而第一种和第二种,就会因缺少流动而不能保障彼此平衡的供给。
当然,也不能忽略人际互动中的复杂性、多线性的和有延长线性,仅看其中某一个点是不准确的。
但,若只看彼此作为镜子的功能这一点上,就足以通过每一次的互动照见此时此地的自己,是如何的心境?作了如何的反应?这其中有哪些是自己卡住的地方?哪些是自己已突破的部分?为对方做了哪些贡献?
谢谢您们,我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