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化的彩:无法比拟

成化的彩:无法比拟

作者: 1114bc65ce48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0:36 被阅读0次

成化以前釉上彩色很少,而到了成化,制瓷工人运用不同的选料和配比,做出缤纷夺目的彩色,实在是一代天姿。已故陶瓷鉴定专家 孙瀛洲先生,曾撰文谈论成化彩色的特征——

“鲜红艳如血”

“杏黄闪微红”

“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透明”

“差紫色浓而无光”

“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

“油红色重艳而有光”

“姜黄色浓光弱”

“赭紫色暗”

成化之色,实可谓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成化斗彩在彩色运用上灵活自如,按照器物及纹饰风格,或选用一二种(如斗彩卷叶纹瓶);或选用三四种(如斗彩葡萄纹杯);者选用五六种(如斗彩鸡缸杯)。用三四种彩绘的居多,用一两种或五六种彩绘的极少。然而无论选用几种,都设色精当,素雅与鲜丽兼而有之,明丽悦目,清新可人。应该说,若无成化颜色的丰富,便不会有以后嘉万五彩、康熙五彩、雍正粉彩等彩瓷的发展成就。

成化彩色中的“差紫”是独特品种,孙瀛洲先生对‘它有这样的描述:“它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所以称为差紫,可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 孙瀛洲先生对“差紫”的说辞被文物界广泛引用, 甚至被美称为“姹紫”.,沿用至今。

耿宝昌先生则对其论述是:“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过去有人对此色不甚了解,每清洗便误认为是污垢而刮削,损及彩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所有后仿者均望尘莫及。”

从孙、耿二位前辈大师对姹紫的不同说法可以看出:他们两人对姹紫的看法不尽相同,对其成因也都未作更多的说明。

也有人提出了一种惊世骇俗的观点——

假如这种“差紫”确实是当时烧造时所产生的色疵, 那么在当时就应非常明显, 并且很容易被发现, 不仅在 20 世纪50年代孙瀛洲认为它是色疵, 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器厂的督陶宦官、地方官、监工和制瓷工匠也会这样认为. 这种带有明显瑕疵的斗彩瓷, 一旦在筛选时被发现, 必定会被人为地砸碎, 绝不可能通过严格的检验而贡入宫廷, 奉献给至高无上的成化皇帝. 而砸碎后的带有“差紫”的残瓷片, 也一定会被埋在景德镇明御器厂遗址的成化地层中,现代的考古挖掘一定会多少有所发现,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 经过了近二十余年的考古发掘, 在景德镇明御器厂遗址出 土的数吨成化瓷片中, 至今从未发现过一片带有“差紫”的瓷片. 显然, “差紫”绝不是当时烧造时的差异色疵……可是这种个别带有“差紫”的成化斗彩瓷确实来自清宫旧藏。

民国十二(1923 年),宣统退位之后, 清皇家入不敷出,于是溥仪就有了彻底清点建福宫珍宝的计划。建福宫花园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众多乾隆喜爱的珍宝玩物均存放于此处,大量古玩、字画、瓷器、珍宝在乾隆去世后堆满了库房,数不胜数。就在溥仪的清点工作刚刚开始不久,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将建福宫花园以及在此存放的珍宝化为灰烬。大火过后,内务府事后呈报说,这次大火共烧毁房间 120 间,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几万册。其实这也不过是内务府的一笔糊涂账,究竟建福宫原有多少东西,监守自盗的内务府原本就不甚明了。这场大火,很有可能是宫内偷盗珍宝的太监放火灭迹,因为在此之前,宫里太监、宫女乃至后妃等偷盗珍宝、到外面古玩店抵押变卖的情况非常普遍。

据史料记载,1922 年清逊帝溥仪曾叫太监打开建福官的库房,看见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木箱子,箱上有嘉庆年的封条,由此可以判断建福宫的被毁文物都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同时可以推断,这些带有“差紫”的成化斗彩,在未遭大火之前,存放时很可能有两层包装:第一层为瓷器自身的包装, 即木匣或锦盒,材质为天然蚕丝和木制,第二层为装木匣或锦盒的大木箱。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差紫”成化斗彩“双鸟果树纹”高足杯是英国收藏家 Coldwell 于1943年遗赠的,在该馆东方古器物部(Dept. Oriental Antiquities)藏品入馆的注册原始记录中,明确记录此杯曾被1923年的紫禁城火灾烧过——

该馆研究实验室(the Research Laboratory of British Museum)的科技人员,利用X荧光衍射(XRF)分析仪对此杯上的“差紫”进行了无损成分分析,发现了火烧痕迹,确认是那场火灾使这件高足杯的釉上彩变成了“差紫”。

这些带有“差紫”的成化斗彩瓷,一些在1923年8月清宫内务府清理火场时被发现而留在了故宫成为清宫旧藏,另一些被清理人员盗卖出宫,流入当时的古玩市场。被盗卖出宫的带有“差紫”的成化斗彩瓷,有的被英国收藏家收藏,最终成为英国公立博物馆的藏品,还有的被中国收藏家收藏,解放后又重新回到了故宫。

台北故宫的文物为20世纪30年代故宫文物南迁时挑选的精品,有“差紫”色疵的成化斗彩瓷可能在筛选南迁文物时未被选中,而留在了北京紫禁城,所以在台北故宫的收藏中没有一件带有“差紫”的成化斗彩瓷。

此件“双鸟果树纹”高足杯和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类似,为台北故宫所藏,无“差紫”——

这种观点认为,孙赢洲先生的““它(差紫)是烧造时的差异色疵”的观点,现在应更正为“差紫”是 1923 年紫禁城建福宫大火中特殊的高温缺氧环境下造成的釉上“彩色疵”,将“差紫”美称为“姹紫”更是不合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化的彩:无法比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zp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