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问别人为何会持有这个观点,并得到明确答复才能公正地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 《学会提问》
01 思考、重申与简化问题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还请各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向被提问对象提出问题以获取:(新闻)事实材料以及对方就某问题所持的观点。
在开始前,请各位再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思考
请各位回忆:
① 在以往的会议中,你是否达到了你的目的?
——你清楚你在会议次元中所有行为的目的吗?
② 对方给出的回答是否真实可信?
——真实性应当如何衡量?当我们在谈对某个问题的想法时究竟在谈些什么?
③ 对方回答本身的价值是否能够充实你的新闻报道?
——长篇大论对我的新闻报道一定有用吗?看似到位的回答是否果真如此?
请各位再思考:
① 我准备的问题是否足够简明扼要?
——有人问黄药师:“黄老邪,你这岛南边是海,向西是光秃秃的岩石,东面北面都是花树,五色缤纷,不见尽头,直看得人头晕眼花!这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是繁花似锦哪!竹林内有座竹枝搭成的凉亭,亭上横额在月光下看得分明,是“积翠亭”三字,竹亭之侧还并肩生着两棵大松树,枝干虬盘,只怕已是数百年的古树.苍松翠竹,清幽无比哇!好你个黄老邪!老实招来,这宝岛儿造价几何?
这样的问题价值大吗?
啰嗦空泛的问题毫无必要。
② 问题设置得是否合理?
——有人问刘邦:季公者,隆准而龙颜也,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汝乃天骄,人杰也,关中何不让与吾?”
(季公高鼻梁儿,生就一副龙的容貌,还有一脸漂亮的胡须啊。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你既是天之骄子,人中豪杰,关中不如让于我吧?)
这样的问题合理吗?
不从实际出发,只为了提问而提问的问题是应当舍弃的。
③ 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产经新闻》记者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关于你在1月30日对’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报告的表态,你提到如果有赞同报告内容的记者请举手,但是《产经新闻》的记者当天没有参加记者会,现在我表示同意报告的内容,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报告中提到的一些情况,我们此前也表示希望中方有所改进。这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立场。”
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④ 我的问题是否还遗漏了什么?
——在准备问题时要尽可能地作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完成后不妨回头再看看有无任何遗漏的地方。
⑤ 我应当选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提问?
——对比“我是杀人犯吗?”与“我难道还能是杀人犯?”,体会所选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情感与语气上的差异。
重申与简化问题
正如句子的阅读性会随着长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对问题而言,越简洁易懂,越能增加回答者给出想要的答案的概率。
在开始讲述提问的方式前,让我们先看看通常被提问者会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不完整地回答问题,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出问题。
被提问者不完整地回答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A. 没有理解问题;
B. 在说话的过程中无意间/有意地偏离了主题;
C. 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但仍期望一试;
D. 不想回答这一问题;
E. 答非所问,例如回答的内容其实是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换而言之,为了提出优质的问题以达到我们想要达成的目的,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让回答者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例如:针对对方没有理解问题的情况,不妨适当简化问题,或是再次追问同样的问题;
针对回答偏离主题的情况,不妨再次强调问题的主干部分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
事实上,大部分导致被提问者无法完整回答提问的问题都能通过简化问题以及重申问题得到解决:简化问题使得提问者的意图清晰明了,而重申问题有助于再次加深被提问者对问题的印象,也迫使被提问者不得不面对问题。
在(二)中我们将接着谈谈提问的技巧。
02 开放性与封闭性问题
提问及应用
众所周知,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回答,而回答中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将会有选择性地被传播,尽管问题的种类、形式各别,但无论是何种提问,它总有最基本的三大特征:
开放性的/封闭性的
初级的/次级的
中立性的/诱导性的
开放式与封闭式
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的区别在于回答者提供信息量的多少以及提问者对提问过程的控制程度。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问者得到的信息也许只有一个字,也有可能是长篇大论。
开放式提问
顾名思义,开放式提问的内容极其宽泛,允许回答者有相对自由的空间来决定提供多少信息量以及如何回答问题,开放式的问题往往也会引出开放的答案,但由于回答者回答问题时不受限制,在问题设计中(例如采访中),开放式提问只能占小部分,这类提问的数量增大将会导致收集到的回答信息量增大,同样也增大了对回答进行分析的难度。
- 高度开放性的提问
高度开放性的提问没有任何限定条件,例如:
——可否介绍您对Trump上台的看法?
——您对虐童事件有何见解?
——您来自哪里?
——您如何看待最近的裁员事件?
- 适度开放性的提问
适度开放性的提问包含了一定的限定条件,但同样为回答者提供了一定的回旋余地,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更加具体,例如:
——可否介绍您对Trump上台后实行的新移民政策的看法?
——您对前段时间发生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有何见解?
——能不能谈谈您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民俗呢?
——您如何看待最近发生在谷歌中国的裁员事件?
- 开放式提问技巧
开放式提问通常使用“为什么”、“如何”、“能不能”、“什么”、“愿不愿意”等词进行发问,让回答者就有关问题给予详细的说明。
带有“为什么”的提问通常可以引出对事件原因的探讨,例如:
——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说话了?
带有“如何”的提问往往牵涉到了某件事的过程、顺序或是包含情绪性的事物,例如:
——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带有“什么”的提问往往能够获得一些事实资料,例如:
——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做过哪些努力呢?
带“愿不愿意”、“能不能”的提问往往能够促进回答者进行自我剖析,例如: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玩守望先锋?
不同的提问用词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各位在准备问题时要根据提问需求来选取合适的提问用词。
- 开放式提问的优缺点对比
优点:
有助于激发对方的谈话热情,得到大量的信息,澄清事物的本质。长时间的回答可以揭示回答者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并促使他们主动提供重要的信息。这样的问题不存在威胁,也更容易回答。
缺点:
由于回答者决定了每个问题的长度和核心,一个问题可能会占用访谈的大部分时间,也可能会只提供不重要的信息,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提问者正确引导回答者,巧妙地控制以防跑题,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同时对几个人访谈时,冗长的,漫无目的的回答会使你很难记录和复制。
封闭式提问
与开放式提问相对应的,在封闭式提问中,提问者提出的问题通常已给出了预设,回答者不需要展开进行回答。封闭式提问常被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一般在提问者想要明确某一问题时使用,旨在澄清事实,获取重点并进一步缩小讨论范围。
- 高度封闭性的提问
回答高度封闭性的提问有如完成多项选择题,它的出现意味着回答者必须从所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例如:
——你通常喝苹果汁,橙汁还是葡萄汁?
——在NBA的几支队伍里,湖人、马刺、灰熊你支持哪个?
- 适度封闭性的提问
适度封闭性提问通常针对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信息点来提问。例如:
——您从事教师行业多久了?
——当你听到“军事打击”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
——您提出了哪些与达成经济合作协定相关的建议?
- 极端性提问
封闭式提问有时具有极端性,它意味着这类问题的回答非此即彼,逼迫回答者在两个相对的选项中做出抉择,例如:
——您是否认同俄国代表在会上的发言?
——您支持共和党还是民主党?
——您是否赞成通过这份决议?
通常,极端性提问假设每个问题的答案只存在两种选择,这两种答案总是截然相反的:喜欢或厌恶、赞成或反对、是或否、保守或自由等。回答者在回答极端性问题时不能出现“还没有决定”、“我不知道”、“我没所谓”、“没有意见”等字眼,此外,极端性问题往往无法反映回答者对问题的认识程度。
- 封闭式提问技巧
封闭式提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汇进行提问,而回答往往也是由“是”“否”构成的简单答案。当回答者的回答偏离主题时,通过封闭式提问可以适当地终止其叙述并缩小讨论范围,获取谈话内容重点。如果过多地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得回答者陷入被动回答中,会导致其自我表的愿望和积极性受到压制,甚至产生压抑感。
- 封闭式提问的优缺点对比
优点:
提问者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控制提问的长短,引导回答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封闭性提问可以让提问者在短时间内针对更多的领域提问更多的问题。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调查问卷都采用封闭性问题,这样有利于提取答案并转换为数据、表格等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缺点:
封闭式提问的答案包含的信息量很少,回答者往往也没有机会针对答案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通常来说,一个开放性问题的预期答案需要好几个封闭性问题才能获得。通过封闭性提问得到的答案不能揭示回答者持某种特定态度的缘由,也不能解释回答者只选择某种特定答案的原因。
比较
该表格展示了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的优缺点对比情况。
image*箭头指向为程度从低到高。
下期将介绍剩余的两种分类方式及其范例。
03 初级提问和次级提问
初级提问
初级提问常用来引出话题或者同一话题新的方面,这样的提问即使脱离了当时的语言环境,也可以保持其独立性,具有意义。例如:
——你是怎样对飞行这一职业产生兴趣的?
——在训练中,你们采用哪一种飞行模拟器?
——请告诉我你最惊险的飞行经历。
——你怎么看待中日关系?
以上所有的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都属于初级问题。
次级提问
次级问题通常被设置在一个初级提问或者次级提问之后,用来发现其他的隐含信息,因此这样的提问有时也被称为“刺探性提问”或“后续提问”。一个次级提问只有和前面的提问结合在一起才变得有意义,如果直接切入这样的问题,通常会使得回答者感到莫名其妙,例如:“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请谈谈你的政治观点”。
次级提问允许回答者就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做更深入的调查,了解回答者在原有回答中暗示和回避的问题答案。次级提问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
在下面的情况下,次级提问是必不可少的:
A. 回答者顾左右而言它,不知所云;
B. 回答不完整或含糊不清;
C. 答案只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
D. 回答具有建设性;
E. 答案与问题无关;
F. 回答不准确。
次级提问的类型
无声刺探
当一个答案不完整,或者回答者在回答问题时犹犹豫豫,不愿意进行时,可考虑使用无声刺探。提问者可以保持沉默几分钟,然后运用恰当的非语言符号,如目光接触,点头示意,或收回前倾姿势向后坐(采访过程中)等,来鼓励回答者继续说下去。“无声刺探”的关键之处在于沉默与耐心,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既暗示提问者对对方正在阐述的事情感兴趣,也是对回答者及其回应的一种尊重。如果在谈话中出现了不信任,不确定或者混乱的局面,无声刺探往往比千言万语更有效。例如:
——你为什么不去上微积分?
——托马斯是个很糟糕的老师,我听不懂他解释的概念。
(保持沉默)
——因为一些个人情况,我逃了很多课。
轻推刺探
假如无声刺探的办法没有奏效,此时提问者往往需要说些什么来挽回劣势,可以通过轻推刺探的办法进行。在轻推刺探中,短语或短句替代了沉默的位置,严格来说,这类问题可以促使回答者给出答案或者继续配合提问者以提供有效信息。问题通常简明扼要,例如:
——我明白了,还有什么吗?
——然后呢? 就这样吗?
——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多个词语、多个短句组成的,有时越简短的文字越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功底水平。
全面刺探
有时候,即使提问者提出了大量问题,事情的真相也仍未露出冰山一角,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刺探是最有力的工具。在这类问题的帮助下,回答者会提供大量的信息来弥补你的问题漏洞,有时甚至还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全面刺探式提问的作用是全面扫荡一个领域或者话题,例如:
——除此之外,你还想让读者了解你在伊拉克作为战俘的其他经历吗?
——我错过了什么吗?
——在我们转换话题之前,关于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我们还有什么遗漏吗?
情报刺探
如果某个回答如果过于肤浅,提问者可以提出一个后续问题或者探索性问题:借助于情报刺探,提问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解释。例如:
——请告诉我更多有关部落冲突的原因。
——在护卫队到达现场后发生了什么?
——你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
面对于一个模棱两可或者含糊不清的回答,提问者往往需要更为详细的解释,此时可以提出一个情报刺探式的问题,例如:
——我认为我还并没有理解您这一政策的真正含义。
——当您说到“合力解决该问题”时,您是怎样考虑的?
一个回答除了包含事实材料外,还可能暗示某种感觉或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情报刺探式提问的方式,例如:
——现在你对这件事的反应还会如此强烈吗?
——我似乎感觉到你对联盟的敌意。
反复刺探
回答者提供的信息有时会毫无帮助(没有抓住重点)或仅涉及问题的一部分,与其冥思苦想新的问题,有时简单地重复原始提问的一部分,并调动声音元素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回答者的注意会更为有效。提问时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对原始问题做少许改动后再度提出,这样做可避免回答者感到尴尬。例如:
——你怎样看待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上调这个建议呢?
——所得税只会越交越多,不会越交越少。以前,我的所得税只有100元。
——你是怎样看待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提案的呢?
如果回答者表现出犹豫,或是给出不完整的回答,此时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本身是否不够清楚或不易回答,提问者可以重新表述这个问题,让它更加清楚,更易被接受。例如:
——请试着给出“自由”的定义。
——自由?嗯,事实上…我认为这很难定义。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你觉得什么是自由呢?
如果一个提问中包含两个或多个小问题,回答者可能只会回答其中一个,此时需要提问者重新表述对方尚未回答的问题。
——谈谈您的家乡和在那里的朋友吧。
——我来自藏宝海湾,噢,是的,地精家族的很多人都在那儿打工,我年轻时也不例外,那时候我们意气风发,手中的朗姆酒还未凉,一声令下,我们就要扛起大剑踏上新的征程。
——那您在那里的朋友呢?
确认性刺探
提问者针对得到的答案提出相关问题,核实并澄清事实以确保答案的可信度。如果一个回答听上去不够准确,可以通过确认性刺探的提问来核实事实,例如:
——是中午十二点还是午夜十二点?
——“直到上个世纪”,您是指二十世纪吗?
验证式刺探
在被采访者回答完一系列提问后,可以通过验证式刺探验证对方的回答,例如:
——也就是说,当时您并没有看到您妻子的咽喉上有任何伤痕,直到第二天早上佣人打扫房间,发现尸体,您才意识到她被害的事实,对吗?
04 中性提问与诱导性提问
相较于前两种特点(即开放式或封闭式、初级或次级),中性提问与诱导性提问的概念更容易理解,但用法千变万化,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出何时运用最为妥当的结论。
验证性刺探和确认式刺探均属中性提问。
中性提问
中性提问能够让回答者在没有暗示或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发挥,鼓励回答者畅所欲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例如:
——你支持民主党吗?
——你将在七点参加见面会吗?
——你怎样看待宵禁令?
诱导性提问
诱导性提问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手法来诱导回答者给出提问者想要的答案,在这种提问方式中,提问者的个人固有意见体现得较为明显,例如:
——我猜您倾向于支持民主党,对吧?
——你将参加七点的见面会,对吗?
——你不认为宵禁令是一种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手段吗?
下表是一个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提问方式的汇总:
image原标题:提问技巧及方式总结
文章转载自:知乎 - https://zhuanlan.zhihu.com/c_3772006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