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喜马拉雅听大师王珮瑜说“京剧”,这是小雅音响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推送给我的,果真一听倾心,陆陆续续也听了30多集,有《四郎探母》,《祢衡骂曹》,《游龙戏凤》,《赵氏孤儿》,《琼林宴》,《朱砂痣》,《红鬃烈马》。
说实话,我也是近几年才慢慢察觉京剧之美,多亏一些流行乐大师,用流行音乐+京剧唱段的创作让我入了个小门,比如《北京一夜》,《新贵妃醉酒》,《唱念爱》,《琵琶行》,《赤伶》等等,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真真足以让人绕梁三日。
最近听戏,有诸多感慨,总结出来就是:一定要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揣摩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为什么会做出相应的行为。
关于爱情。比如,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本就是一夫多妻制,所以不能逮谁就扣一顶“渣男”的帽子。还有,从前女子大多以对爱情的忠贞作为终身幸福的标准,她们对婚姻的期许,是妾如藤萝欲托乔木。今天我们要的,是并肩而立互相成就,时代变迁亦引发了人生观的变化。
这么一分析,就不难看出《四郎探母》中,杨四郎(杨延辉)被俘十几年,早已在辽国婚配铁镜公主,其原配妻子仍苦苦等待。《红鬃烈马》中薛平贵的妻子王宝钏亦是如此,寒窑苦守十八年,只盼夫君一日归,当初,为了能追随她心中的真命天子,连相府千金的身份都可以舍弃。
关于尽忠。古时的男儿,把气节,尽忠,仗义这些看得比个人生死更重要,《赵氏孤儿》里,
“奸臣屠岸贾抄斩赵氏满门,程婴为保赵氏血脉,进宫救出赵氏孤儿(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和赵氏孤儿掉包,牺牲了自己孩子的性命),和好友公孙设下此局,说是公孙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大怒,将公孙与婴儿一齐处死。取得了屠岸贾信任的程婴带同赵氏孤儿,寄居屠岸府中,忍辱负重,苦心抚育,孤儿赵武长大成人,诛杀屠岸贾,终报前仇。而程婴亦遵守当时的承诺,在公孙墓前自尽。”这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是一出悲剧,却也尽显了古人为了报答主公知遇之恩可以置生死于度外的正义之气。
还有《祢衡骂曹》中的祢衡,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却又心气极高的名士,尽管孔融大锅极力推荐祢先森给曹主公,但是,桀骜不羁的祢先森可不管三七二十一,脱了衣服,一边击鼓一边骂得曹孟德灰头土脸。他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反抗以及自己对汉室的忠心。最终被曹操用借刀杀人之计所解决。我们如今看他,是傻小子一个,可在当时,他是把自己定义为效忠汉室的忠臣一枚,所以为了尽忠,他是可以不顾性命的,可怜了他满身才华到死也无一处用武之地。
细细品来,京剧的确很美,三言两语实难说清道明。我也只是略懂皮毛,戏剧和真实历史毕竟也是有出入的,烦请各位看官轻拍哟,五胡哈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