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三年疫/明月飞天锡
(网上截图)
卜算子二首
执别近如何,别浦深秋白。又见亭梅欲放花,好大三年疫。
青壁独园凉,雪髪焚香入。槛外衣前铅泪多,身是孤蓬客。
高步踏青云,割席留清白。子女多哀玉帛颓,几见桑田碧。
僻地择云间,老病居松泽。黄叶柴扉安坐卧,明月飞天锡。
壬寅年十月初十/陈鹏举
第一首第一句、“别浦深秋白”的岀处,岀自宋代 释保暹:《忆松江》——“曾向长洲泛渺漫,沈青空阔鸟飞难,平沙杳杳夜潮落,别浦依依秋树寒。”
这个别浦在诗里代指,上海的母亲河。深秋的申城,疫情已经三年了。
第二句、“槛外衣前铅泪多,身是孤蓬客。”,铅泪的岀处,岀自唐代·李贺《金洞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后半句的解读主要是“孤蓬”两字,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常比喻飘泊无定的孤客。三年大疫,泪如铅水,身如孤蓬客。
第二首第一句、“子女多哀玉帛颓,几见桑田碧。”,前半句的岀处,岀自《左传·僖工二十三年》——“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子女玉帛是句成语,原指人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这里指人哀,物颓。后半句的出处,出自唐代·薛曜《送道士入天台》——“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几见桑田碧与碧海桑田何处在?我就不作解读了。关键词还是个哀与颓。
第二句、“黄叶柴扉安坐卧,明月飞天锡。”,前半句的岀处,岀自明朝·金幼孜: “青松低石屋,黄叶碍柴扉。”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柴扉,释义为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后半句的岀处,岀自明朝·王守仁——“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什么是卜算子?——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鹏举兄在这首卜算子的诗中,引经据典,写岀了当下海上诗人的感想,真君子也。第一首,“好大疫三年”、第二首的最后一句好像是诗眼,我估计也只能点到为止。读王守仁的“月明飞锡下天风”这首诗词,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