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
在如今比较特别的大环境下,你们如何实现了大幅度降低患者到院就诊次数,却更快完成了缺牙修复流程?
01 为何“便捷”成为缺牙患者的急切需求
统计结果显示,很多海德堡联合口腔60+以上的患者都表示,除了服务之外,不用来回来去跑医院,更是他们改变选择的重要原因。
“我就图这里不用跑科室,种牙之前医生就顺手把牙的其他问题给解决了,省心!”陈阿姨(71岁)摸着膝盖摇头:“我这腿脚禁不起大医院那种让你跑来跑去的折腾。”
无独有偶,陈先生(68岁)则表示自己去某口腔大医院就诊,结果一次问诊只管拔一颗牙,他想做上半口活动假牙,光拔牙一个事就被迫去了五六次。
“不把我的时间当回事,那我为什么还跟那浪费时间?”
其实,时间成本已经同消费成本一样,成为越来越多患者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因为高龄身体等原因,还是珍视自我的时间观念,过度消耗患者的时间,终会引起反效果。
02 保质与提速能否真的并行?
在海德堡UNIC一体化CAD/CAM义齿研发制作中心里,医生正在与技师,通过数据分析快速完成缺牙修复方案。
在几分钟前,患者刚刚通过口扫技术快速完成了口内情况成像,数据已经云端同步到设计中心的大数据库中。
相比较传统咬模的恶心和不方便,数字化口扫技术,让患者舒适的同时,还可以将精确度大幅度提升,形成更加立体的数据,直观地呈现在医患面前。
如果是高难度种植,为了让种植精准度最大化,数字化系统会按照医生需求,制定出辅助种植的3D导板。
依照计算机断层信息设计出手术导板,可在实际手术时更加精准确认种牙位置。
同时,术前使用3D引导式种牙系统评估口腔状况,可避免人为估算误差,并缩短手术时间,缩小伤口范围,降低感染机会以及术后疼痛感。
对比传统种牙单纯依赖医生手感与技术,数字化辅助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种牙手术的缺点,提高手术精准度。
所以,提速同时也能兼顾质量?答案是肯定的。
03 追踪面部运动轨迹,让假牙制作“动”起来
除了种牙手术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外,假牙制作也可利用3D模拟真实样貌,将数字化数据输入计算机,直接制作假牙,即可完成假牙,过程快速,有效降低误差率。
比如,技师在设计假牙时,可以在3D绘图软件中模拟患者口中运动的真实碰撞。这样,患者没复诊装牙前,假牙就已经在他口中以虚拟形式,试戴调整过了。
可以说,巧妙运用科技,能让假牙制作达到很多人工制作达不到的预期精准度。
04 视觉化咬合分析,让医生精准完成咬合调整
在过往的医疗实践中,假牙制作需要多次往返的常见原因,就是咬合调整不够完善。比如回家后发现新牙咬起来不舒服,特别是咀嚼食物时出现咬不实的感觉,导致频繁复诊。
数字化软件可以将咬合关系“可视化”,以清楚的图示显示出咬合力强度与分布,协助医生确认咬合是否已调整好,还能通过精密计算,准确找出需要调整的位置,避免大量猜测导致重复修磨。
从患者情况收集,到手术前中后的技术运用,数字化科技对于大幅度提升假牙制作周期,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我们深知咀嚼功能失调不仅让患者身心痛苦,很多时候因为治疗流程时间过长,过程中也无法好好进食更让人难耐。
现在能有这些数字化新科技辅助医生达到高质量、有效率的精准医疗,就能让患者更快捷舒心地过上正常饮食生活。
尤其是在特别情况的当下,这些因数字化科技进步而生的精准牙科医疗方式,不只是快速重建了良好的咀嚼体验,更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就诊的安心选择。
当然,尽管修复缺牙科技已如此先进,口腔健康最好的状态仍是保有自己的牙。提醒大家,假牙虽能补救缺牙,但平时仍要做好口腔清洁,这才是预防缺牙危机最好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