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根源只有两种,压力或者欲望。
压力,比如生存,“活着”能带来巨大动力,让人天不亮就起床去劳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被追捕时,也是克服过很多非人的困难,直到后来变成了富翁。
置田买地,让后辈活下来,也是生存需要。
有些压力来自父母,高三学生每天7点做题到晚上十点,这是非人类的异常状态。就像劳役一样。
欲望:最强大的欲望就是爱,追求爱的情侣们甚至可以殉情。中国有蝶恋花,西方有罗密欧。还有就是出人头地的欲望,轻易就突破所谓的道德和法律的边界。
在世界各地旅行,一次次买豪车,山珍海味,追求最耀眼的异性,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这些都是欲望。在某些文化里,个人欲望背负着负面形象,被认为是可耻的。
他们说,你可以有“集体欲望”,希望民族伟大起来的欲望。这其实扭曲人性的行为,说它是洗脑亦无不可,而且很多时候洗脑都成功了。千百人把个体生存放低,追求活得差,甚至死亡。
所以要警惕,总有人希望在我们的大脑中植入他们的欲望,比如买个钻石,比如为嫌疑人XX献身。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已变得微弱,强大起来的是各种缤纷多彩的欲望。它们常常变形成其他东西:时髦,享受,面子,理想,爱,个性。“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焰火。”
没有欲望的人不存在,最极端的就是寺院的出家人,貌似断绝,其实只是放下了尘世的欲望,芸芸众生或是仰慕,或是不解。现在叫不明觉厉。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用A(醉酒)替换了B(宝石)。1916年,罗素拒服二战兵役,被判徒刑61天,并罚款。他又是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5268/446354ba414cd4e1.jpg)
为什么说这些?我想,是研究“我们从何处出发。” 为什么会从三叶虫变成了今天这模样?
理顺内心之后,就可以回答一个近在眼前的问题,为什么要去上这个自己讨厌的班?
A 生存
B 内心想要
C 给人骗了
D 没办法不上,大家不都这样吗?憋锁话,保持队形。
E 来都来了(彩彩麻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