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这几个字敲在电脑屏幕上原来是介个样子,反复敲了好几次,担心自己是不是输入错误,返回去看了手机确认无误才敢继续。
关注刘主编公众号从一个微友分享的链接开始,被犀利直白却又有理有据的文字吸引。第一次写留言,也是第一次打赏原创作者(可能之前关注的都是假公众号)。印象加深是某个周六上午八点,睡梦中听到“叮叮”声响。破坏赖床计划的是一条语音,只记得声音清脆外加吐字清晰,是个年轻的男声,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耳朵已经醒了。之后连续几周同样的时间,准时收到一条推荐某书的语音(以下省略一千字幻想)。再后来不免俗套的开始出现广告文案,虽然写的很自然,心里还是有那么小小的不适应。直到千聊开课,加入的第一堂课是正经婶儿讲怎样写小说,心里荡起阵阵涟漪。和朋友们聊天,她(他)们总会说:你在说故事时像在读小说一样(也不管这是褒义还是贬义)。说,是一回事;写,又是另一回事。知道自己闭上嘴巴就是个闷葫芦,于是报名参加了马拉松写作训练营。
一月看到招生广告时,名额已经满了。微商里有一句至理名言“你看某某品牌火了三个月不见了,你再看看我,一年了我还是这个品牌”。虽算不上多靠谱的经验,也还是有几分道理。等到预售二月的链接,犹豫了十分钟,再看又满了。终于预售三月课程时报上了,报完开始焦虑:1000字的书评应该仔细看书还能行,1000的感悟那得有多大的事才能想出那么多字!当天就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回来,选书花了两个小时,满脑子都在构思该怎么写,搞得好像要写毕业论文一样慎重。那也是第一次儿子陪我去图书馆,以前都是我陪他。
《黄生借书说》中有句名言“书非借不能读”,意思一个人好学却没有钱买书,要向别人借书来读,固然是憾事,但正因为书是借来的,要还给人家,而且能留在自己手中的时间不长,这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这比只买书而不读书的要好得多了。非常可惜,这条对我毫无作用,到现在《月度童河》和《一生里的某一刻》还没看完。逼迫自己看书最好的方法就是买买买!钱的价值在于花,而花钱买来的价值在于用。《摆渡人》是微信读书里用书币换来的,电子书看着眼睛生疼,不太适合上年纪的人;《不疯魔不成活》是当当网给儿子买书加购来的;出于对安妮宝贝更名庆山的好奇买回了《二三事》、《彼岸花》,连《月度童河》也被我买了回来;听说每个女人天生是哲学家,买《苏菲的世界》是为了自己在“讲(吵)哲(架)理(时)”的路上走得更(有)专(B)业(格);《此生未完成》在朋友那看了简介就没了看下去的勇气,很清楚生病有多恐怖,看了群里同期写的各种书评,突然觉得应该看看。
第一篇作业是三月第一个周末晚上八点开始写,两小时后憋出500字,这比高考作文还要难!写完自己根本不敢返回去再看一遍,主要怕一冲动全删了,写的不好和不写那可是态度上的差异。
第二篇是书评,《摆渡人》分三次写完,因为中途敲着敲着居然忘记自己要写什么了,停下再看一遍书就到了两天后,终于三篇写完合在一起还算有点成就感,至少字数已经不是障碍了。
第三篇显然顺利多了,一个小时敲完,第二天花两个小时检查,交稿后心情舒畅。前天读给儿子听,换来一个拥抱加香吻,这鼓励让人信心爆棚。
第四篇书评《不疯魔,不成活》,写完后读了几遍。第一遍发现错别字,第二遍加加减减修饰一番,第三遍加图。再后来读着读着自己有点恍惚:这难道是出自我的手?
简书账号里已发表的文章不算现在这篇共6篇,已完成未发表的2篇,按日期顺序重头看到尾读了一遍:像一张张照片,每一张隐约能看到自己当时的状态,不论好坏,对某件事的热爱即是好好生活的最好动力。
马拉松----考验选手速度、耐力等身体状况,还需要能够经受精神上和肉体上各种痛苦的忍耐力,以及能控制自己的自制力,有人说“马拉松跑是孤独的竞赛,自己与自己斗争”。写作营不要求速度,精神和肉体也没见多痛苦,拼的就是自制力和耐力,也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对抗自己的惰性,对抗现实生活中不解的困惑。全程跑完,无论名次,都是赢家。
每迈一步都是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