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感觉受益匪浅。我们为何总是因为各种人事而伤心烦恼呢,其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主要分析了我们的三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 恐怖化思维方式。
比方说,当我们即将面临一场重大的考试,或者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面试时,我们总会特别的紧张,害怕各种可能的结果。万一考砸了怎么办?万一面试官对我们不满意怎么办?万一我紧张的说不出话怎么办?
这种思维方式总会使人还未上战场,就已经不攻自破。本来有能力应对自如的,结果也难以很好发挥。
此时,其实我们可以有可供选择的替代性的最优选择的。当我们知道考试或者面试对自己很重要时,我们应该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但是即使最后的结果不是很满意,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它恐怖化,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不足,再接再厉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心态自如地应对各种可能的结果,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第二种: 应该化的思维方式
比方说与人相处时,我总是害怕自己的言行会令他人不开心,害怕自己不被人喜欢。此时便是应该化的思维方式在作怪,在我的深层认知里面,认为自己是应该要被他人认可或者接受的,或者自己应该要受他人喜欢,或是令他人开心。这样便导致我不爱社交,不擅长与他人打交道,而总是喜欢内向独处。
实际此时是可以有最优选的思维方式的。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没有哪个人是受所有人喜欢的,再优秀再好再伟大的人都有人不喜欢。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只要平静地接受便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相处的不愉快而总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从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从而觉得沮丧低落,用一层壳把自己包围,而远离他人。接受事实,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改变能改变的,想办法以后做的更好便可以了,而不是因此逃避问题。
第三种: 合理化思维方式
合理化思维方式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它看上去似乎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其实是为自己逃避问题找最合理的借口。
比方说很多小孩小时候调皮,不懂规矩,搞破坏。一些父母总会想: 孩子还小,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以后长大了,自然就一切都会变好了。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只是父母不想面对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找的合理化的理由罢了。
举个例子。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邻居家玩,把水泼在钢琴里,导致钢琴坏掉,被邻居骂了,父母不仅不批评教育孩子,还说哪个孩子不调皮,这都是很正常的。结果后来去参加展览小孩再次把水泼在钢琴上,结果父母不得不赔了几十万。
再比方说,有人得不到升职的机会,便会认为是他人有眼无珠,不识泰山,这也是为自己的不求上进或是无能的行为而找合理化的理由。
以上种种都是可以有最优选的思维方式的。孩子有不当的行为,首先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然后去与孩子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升职,就从自身分析问题地所在,不断改进即可。
当你的情绪总被他人左右时,试着去分析,是哪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并试着去找可替代性的最优选思维方式。希望各位朋友都能看看这本书,相信它能帮你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烦恼。
网友评论